小元經常被人問,新加坡的物價是不是很貴?大家大概都是受了一些榜單的影響,畢竟新加坡連續多年被評為亞洲物價最貴的城市,有這樣的疑問也正常。
但事實上,這個「最貴」是有前提條件的,是按照外派人員的生活標準來評定的,對比的是住公寓和開車這樣比較「奢侈」的生活方式。

其實呢,要是你的生活方式比較接地氣,像住在員工宿舍、組屋,吃在小販中心或者是食閣,日常出行依賴公共運輸這些,和咱們國內的北上廣深比起來,新加坡的物價真的沒有你想像中那麼高。
下面,小元就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跟大家簡單聊聊,新加坡消費水平如何?普通人能否接受?
咱們先來說說花費最多的「住」,在新加坡工作,僱傭情況各有不同。一部分僱主會直接為員工解決住宿問題,提供免費的員工宿舍;而另外一些僱主則會選擇提供住房補貼,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員工自行拿著補貼去尋找合適的房子租住。
關於費用,如果只租一個單間,就是和房東一起住,或是和其他租客一起住,大概是800-1200新幣;如果租單間主人房(帶廁所的內種)大概是1300-2000新幣左右,這是組屋的價格,價格較為親民。

其實,我還比較推薦大家考慮組屋的,畢竟它是新加坡政府建設的福利性住房,性價比肯定會高一些。而且組屋周邊配套設施也很齊全,食閣、公共運輸一應俱全,日常生活超便利。
就算你租的地方離市中心遠,坐公交、地鐵去上班也完全沒問題。要是在市中心上班,想直接在那兒租房,價格肯定高得離譜,還不如選個稍遠些的地方,每天通勤。新加坡的公共運輸既發達又實惠,算下來,即使你每天從北到南的搭地鐵,通勤費用肯定也比在市中心租房省得多。

公寓的話,小元就不建議大家考慮了,它就類似於咱們國內的商品房小區,有封閉小區環境,內部配套設施齊全,住的肯定是會舒服一些,但這個價格吧確實讓人有點承受不起了。那薪資高的朋友,負擔得起,咱們就不說了,對於咱們普通的打工人來說,不建議大家考慮,即使是合租,算下來也是「肉疼」。
說完了「住」,咱們再來看看「吃」的方面。這也要分情況來討論,如果你是在新加坡商業中心附近工作,那在附近食閣吃一餐花費個8-10新幣還是比較常見的,畢竟在商業中心,租金成本高,人力成本也相對較高,這些因素都會反映在物價上。
普通住宅區樓下的食閣,通常一頓飯5新幣左右也能夠解決。比如一些常見的雞飯、粿條湯等基本在這個價格範圍,甚至有一些更實惠的選擇。像一碗魚圓面平均售價約4新幣,兩菜一肉的飯平均價格上漲後也差不多在5新幣上下,吃的有多好咱不敢保證,肯定是能吃的飽飽的。

如果自己買菜、肉、米麵等食材回來簡單加工一下,就更便宜了,但是你要提前跟你的房東確認,能不能在家裡開火。
咱們就拿你可以在家簡單做點東西的情況來說,在超市購買食材的話,一周食材花費40-50新幣左右,一個月按4周算,大概就是160-200新幣,再加上一些調料、食用油等其他開銷,300新幣是足夠的。


再次就是通勤費用,看你住的位置,如果按照每天從北到南搭地鐵,大概一個月也就100新幣左右,如果你住的就是太遠了,你可以辦個月票,新加坡的公共運輸月票價格為128新幣,可在有效期內無限次搭乘地鐵和巴士,對於每日通勤距離較遠、次數較多的人來說,購買月票比較划算。
不過住的遠點房價會便宜點,這點地鐵錢也就不算什麼了,然後水電費寬頻費電話費加起來大概200絕對夠夠的,省一點也就100多吧。

剩下就是買衣服的費用了,新加坡這邊比較熱,衣服都是穿夏季的衣服,像小元之前都是在國內帶過來的,說實話還真沒怎麼在新加坡這邊買幾件衣服。無非就是買點短袖短褲什麼的,基本上就是30-50新幣,就能穿的不錯了。
而且一般來工作的,尤其是服務業、製造業之類的崗位,都是提供工作服的,你也沒有機會穿自己的衣服,所以可以的話,咱們就從家裡多帶幾件兒衣服來就可以了。順便說一句,新加坡這邊有很多很低的低奢品牌,在國內賣的貴,這邊就比較划算了,如果你是愛購物的女生,你一定會比較感興趣的。
好了,我想說的大概就這麼多了,但是具體花銷還是得看自己的生活習慣,我說的這些僅僅是給大家一個參考,畢竟消費沒有上限只有下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