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意在新加坡开展业务的企业而言,独到的投资眼光是非常重要的,抓住风口行业才能事半功倍,这也是出海企业必须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新加坡生物医药的行业发展优势,旨在为大家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支持,以便更好地应对企业出海带来的挑战和风险。
7.4亿美元投入新加坡
美国著名生物科技公司艾伯维(AbbVie)此前宣布,将投入2.23亿美元(约3.01亿新元)用于扩大其在新加坡的生产设施,以增强其生产能力。此次投资将使艾伯维全球生产网络的生物制剂原料药产能增加2.4万升,支持公司现有产品及新兴的免疫学和肿瘤学药物。扩建项目预计将于今年启动,并于2026年正式运营。艾伯维在新加坡的大士生物医药园的工厂,是其在亚洲唯一的制造基地,过去十年公司已在此投资超过7.4亿美元(约10亿新元)。扩建完成后,新加坡员工人数将超过500人。

艾伯维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阿兹塔博士指出:“新加坡工厂的扩建项目,是我们公司在新加坡一系列投资的体现,也是我们与新加坡政府十年深度合作的成果。这将进一步提升我们的全球制造能力,助力公司生物制剂产品线的持续增长,并确保我们始终履行对患者的承诺。”
“启奥研发、大士制造”创新产业集群
新加坡凭借其全球创新和供应链网络的优势,已形成以“启奥研发、大士制造”为特色的创新产业集群,提升其在医药领域的竞争力。
新加坡政府精心打造的启奥生物医药园,以科研机构为核心,致力于推动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该园区靠近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聚集了7个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
位于新加坡西部的大士生物医药园,紧邻大士港,通往马来西亚,是生物医药行业的制造中心,也是启奥生物医药园的重要补充。大士生物医药园专注于生物制剂和医疗设备,已吸引葛兰素史克、辉瑞、赛诺菲、默沙东、诺华、罗氏和艾伯维等国际药企入驻,员工约7,000人。
药企落地新加坡形成趋势
新加坡致力于成为亚洲的生物医学中心,经过多年发展,其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一系列吸引人的战略优势: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完善的基础设施、深厚的科研实力、丰富的人才资源、先进的监管体系、广泛的国际认可、优越的地理位置、高效的物流网络和潜力巨大的东南亚市场。这些优势的结合使新加坡成为理想的出海基地,满足亚洲乃至全球市场的需求。

新加坡的生物医药生态持续发展,过去20年生物制药出口增长了两倍多,2022年达到190亿新元。新加坡已有80多个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年产量超290亿新元,员工24,000多人,30多个研发中心,研发支出超6.9亿新元,顶尖研发人员超2000人。全球前十制药公司中有8家在新加坡设厂,全球前十大药物中有4种在新加坡生产。
近年来,众多中国药企如复星医药、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等也纷纷进入新加坡市场,通过收购、建厂、设立研发基地等方式寻求发展。在新加坡全面支持下,中国药企将不断加强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合作,拓展全球化运营网络,实现更广阔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