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有意在新加坡開展業務的企業而言,獨到的投資眼光是非常重要的,抓住風口行業才能事半功倍,這也是出海企業必須關注的重要議題。

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新加坡生物醫藥的行業發展優勢,旨在為大家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支持,以便更好地應對企業出海帶來的挑戰和風險。
7.4億美元投入新加坡
美國著名生物科技公司艾伯維(AbbVie)此前宣布,將投入2.23億美元(約3.01億新元)用於擴大其在新加坡的生產設施,以增強其生產能力。此次投資將使艾伯維全球生產網絡的生物製劑原料藥產能增加2.4萬升,支持公司現有產品及新興的免疫學和腫瘤學藥物。擴建項目預計將於今年啟動,並於2026年正式運營。艾伯維在新加坡的大士生物醫藥園的工廠,是其在亞洲唯一的製造基地,過去十年公司已在此投資超過7.4億美元(約10億新元)。擴建完成後,新加坡員工人數將超過500人。

艾伯維執行副總裁兼營運長阿茲塔博士指出:「新加坡工廠的擴建項目,是我們公司在新加坡一系列投資的體現,也是我們與新加坡政府十年深度合作的成果。這將進一步提升我們的全球製造能力,助力公司生物製劑產品線的持續增長,並確保我們始終履行對患者的承諾。」
「啟奧研發、大士製造」創新產業集群
新加坡憑藉其全球創新和供應鏈網絡的優勢,已形成以「啟奧研發、大士製造」為特色的創新產業集群,提升其在醫藥領域的競爭力。
新加坡政府精心打造的啟奧生物醫藥園,以科研機構為核心,致力於推動研發創新和成果轉化。該園區靠近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聚集了7個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院和重點實驗室。
位於新加坡西部的大士生物醫藥園,緊鄰大士港,通往馬來西亞,是生物醫藥行業的製造中心,也是啟奧生物醫藥園的重要補充。大士生物醫藥園專注於生物製劑和醫療設備,已吸引葛蘭素史克、輝瑞、賽諾菲、默沙東、諾華、羅氏和艾伯維等國際藥企入駐,員工約7,000人。
藥企落地新加坡形成趨勢
新加坡致力於成為亞洲的生物醫學中心,經過多年發展,其生物醫藥產業已形成一系列吸引人的戰略優勢: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完善的基礎設施、深厚的科研實力、豐富的人才資源、先進的監管體系、廣泛的國際認可、優越的地理位置、高效的物流網絡和潛力巨大的東南亞市場。這些優勢的結合使新加坡成為理想的出海基地,滿足亞洲乃至全球市場的需求。

新加坡的生物醫藥生態持續發展,過去20年生物製藥出口增長了兩倍多,2022年達到190億新元。新加坡已有80多個生物醫藥生產基地,年產量超290億新元,員工24,000多人,30多個研發中心,研發支出超6.9億新元,頂尖研發人員超2000人。全球前十製藥公司中有8家在新加坡設廠,全球前十大藥物中有4種在新加坡生產。
近年來,眾多中國藥企如復星醫藥、藥明康德、藥明生物等也紛紛進入新加坡市場,通過收購、建廠、設立研發基地等方式尋求發展。在新加坡全面支持下,中國藥企將不斷加強與國際合作夥伴的合作,拓展全球化運營網絡,實現更廣闊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