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料营养等级标签措施开跑约一年半来,卫生部共发现71起违规案例,大多数是包装饮料没标签C或D营养等级,或是推销被禁止打广告的D级包装饮料。卫生部对相关公司发出警告信,涉及公司已纠正标签或移除相关广告。
这家饮料供应商提供包装饮料给零售商、酒店和餐厅等。业者严格管控包装饮料,以符合当局设下的标签规定。目前七成顾客购买较健康选择的饮料。
业者观察到客户群要求各异,商家和机构等客户较注重成本,个人消费者对糖分高低也较为讲究,在营养等级标签措施启动后,较健康选择饮料的需求增加约一成。
亚洲园食品业有限公司经理王禄贤说,刚开始是很辛苦,因为每个人都觉得低糖的一定是不好喝所以我们也是改良产品品质品质改良的话它的成本会比较高因为减少了糖就减少了口感,所以我们就必须把更好的更真的东西和原料放进去。
王禄贤表示2022年之前,公司只有不到十样产品是较健康选择,在营养等级标签措施开跑后,短短两年内,较健康选择饮料已占据全公司的约八成产品。在销售量方面,在2022年之前,只有约两成是较健康选择,如今已占约七成,显示消费者的选择已有明显改变。业者目前也正在研究,希望可通过机器冲泡南洋咖啡,更好控制糖分,也保持一致。
这家在全岛拥有50多家分店的泡泡茶专卖店,目前约两成饮料列为C或D营养等级。
业者说,尽管如此大部分顾客会倾向半糖,因此实际糖分含量应该更低。
泡泡茶专卖店总经理文国强说,顾客还是会选择加珍珠加不同的配料,不过他们的配料也有较健康选择。通常中年或是年长者会倾向较健康选择,不过较年轻一代比较不介意这些。
受访营养师表示除了看标签, 饮料成分来源也是关键。
百汇综合医疗中心营养治疗师吴舒宁表示,好像全脂牛奶的话,如果到超市去购买的,它的营养等级其实是C,但是它的等级会是C是因为它的饱和脂肪成分比较高,但是它是一个很好的钙质来源,而且它还有蛋白质,不可只是单单看标签购买,而且在做对比的时候需要对比相同的食物。
吴舒宁也表示,公众教育还有待加强,因为很多人不知道除了糖分之外,营养标签也将饮料的饱和脂肪含量纳入考虑。
另外,她也说,除了标签,公众也应该关注整体摄取量,不应该因饮料糖分较低就大量摄取,这样也会导致一天的糖分摄入量超标。同时,她也建议公众,如果想要吃水果的话,应该直接吃,少喝果汁,因为果汁需要大量水果来榨,含糖量也随着飙高。
受访营养师观察到这项措施对慢性疾病患者的帮助更大,因为他们可根据标签选择含糖量较低的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