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注意到,新币汇率稳稳升值了,兑人民币破4.8!而且在4.8以上基本站稳了。

*新币兑人民币一个月汇率
如果站在一年中新汇率的角度来看,最近仅仅半个月从4.6X飙升到4.8X,可以说是急速上升了。

*新币兑人民币一年汇率
(图源:XEcurrency)
而且不仅是人民币,新币兑其他货币也不约而同地上升~
这事不但和通货膨胀有关系,还和新加坡解封,人们要出国有关。
李显龙总理在五一演讲提到:“新币最近升值了,这就是为什么你出国购物、度假觉得很有吸引力。”


(图源:总理办公室)
新币汇率飙升、东南亚大解封,直接导致新加坡人小长假期间疯狂出国。
而一些外籍女子也悄悄来到新加坡,拿着旅游证件,从事非法陪酒……

(图源:BBC)
各种乱象之下,新加坡病例即将迎来“小高峰”!
新加坡人疯狂出国
长假结束输入病例暴增3倍
刚刚过去的长周末,恰好有4天小长假,住在新加坡的人报复性出国旅游。
新加坡人塞满东南亚
报复性出国
媒体报道,新加坡人塞满了马来西亚新山、吉隆坡、泰国曼谷等周边旅游城市。

飞往曼谷的航班满员(图源:tiktok)
这一波“出国旅游热”是在多重因素下导致的,除了李显龙总理提到的新币升值,更重要的是包括新加坡,东南亚各国都解封了!
4月26日起,新加坡对完整接种疫苗的入境者免检测免隔离,连之前最后一道防线—— 登机前48小时检测都取消了。
同样是4月26日起,马来西亚的入境规定调整到几乎与新加坡一样,这就让新马海、陆、空边界彻底重开。
五一长周末,共有95万次人,通过新马陆路关卡出入境。



(图源:The Mole)
5月1日起,泰国也取消早前的隔离检测系统,同样对接种者免隔离免检测。
泰国在“黄金周”迎来大量游客,这让泰国官方特别有信心,可以在明年重迎2000万游客。
网友在一路跟拍了新加坡飞往曼谷的航班,画风那叫一个人挤人。

(图源:tiktok)

路上机场、飞机上人多,去到当地景点后会发现:人更多!
有网友拍到五一期间泰国靠近曼谷的沙美岛海滩上大家是这样狂欢的,根本没人戴口罩~



(图源:小红书@暹罗飞鸟)
想像这里面可能也有不少新加坡人……
长假结束诊所排队
输入病例暴增
长假结束了,人们回到新加坡,诊所看病的人骤然变多,门口大排长队。
这时候好多人才回过味来,节日疯狂出游导致的病例飙升终于来了~

(图源:海峡时报)
诊所排队或者还能解释为一些人假日综合症不想上班。
但是新加坡的新冠病例数据告诉你,反弹是结结实实迎来了“小高峰”。
新加坡这两天病例数据显示,随着出国旅游的人回国,境外输入病例陡然上升了!

(图源:卫生部)
整个4月下半月,新加坡的输入病例都是两位数,
即使在4月26日(放宽入境政策)之后,输入病例未见有明显变化,4月27日 - 5月4日输入35-81例不等。
但5月5日,突然飙升三倍,当天报输入病例258例,最后5月6、7日也分别有219和215例。

可见新加坡小长假之后,输入病例稳稳站上了200例大关,和四月平均40、50例形成鲜明对比。
登机前不检测
注意飞机等密闭空间传播
虽然解封了,但是病毒并没有消失,奥密克戎及其亚型变种, 传播速度比上一代更快。
早在奥密克戎刚刚出现的时候,航空专家就提醒过飞机乘客感染奥密克戎的风险增加两倍。

(图源:8视界)
现在入境、出境统统不需要检测,正如上述那些在泰国狂欢回来的年轻人,也都是无需检测便可登机、无需检测便可入境。
不是每一个出去旅游的人都是摘口罩狂欢,
但是你并不知道在飞机上隔壁座位的人在泰国经历了什么,有没有感染。

(示意图)

在没有登机前检测的情况下,密闭机舱是一个高危的地方。
今年1月,来自中国香港的陈清焰教授的研究团队,准确模拟客机舱内新冠的传播和感染情况。

(图源:polyu.edu.hk)

研究人员在模拟感染者在机舱内咳嗽、说话和呼吸活动所产生的不同大小的飞沫扩散时发现,
飞沫中所含的 SARS-CoV-2 病毒随机舱空气分布而传播,并被其他乘客吸入。

(图源:精彩大马)
根据宾夕凡尼亚州立大学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的研究指,全机约38%的乘客会离开坐位一次,而24%的乘客则会离开坐位一次或以上。
机上乘客的流动是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所以于窗口位乘客走动的机会最低,受感染的可能性最小。
与受感染的病人坐在同一行,感染病毒的风险最高……
还记得1月5日,一架从意大利米兰飞往印度飞机上一共179名乘客。除儿童和婴儿以外,160名成年乘客在抵达后接受了核酸检测,其中共125名乘客检测结果呈阳性,检测阳性率高达78%。



(截图:观察者网)
不过诸多科学已经证明,️其实飞机上感染病毒的风险可能要比许多密闭空间低。
因为飞机上的流动空气是由新鲜空气 (50%),及已过滤再循环空气(50%) 所形成,机舱空气过滤系统能够有效隔离99.97%直径 ≧ 0.3微米(µm)的空气中的颗粒、病毒或细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