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还是败给了蟑螂!小强竟比“4”更恐 怖~看完我信了

2019年11月01日   •   8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怕什么?

怕输!怕死!怕老婆!

But…

真的是这样吗?

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新加坡人最怕的事情其实是:

溺水(54%)>火灾(48%)>爬行动物(47%)>小强(42%)

调查中怕“死”的人占比40%

竟然比小强要低!

新加坡的小强,到底有多可怕?

蟑螂最早出现在3.5亿年前,恐龙早就灭绝了,它还家族兴旺,号称地表最强生物,外号“小强”。

在中国,人是越往北、越寒冷就越高大,但小强刚好相反,越往南,越大的可怕。而新加坡在赤道旁边,所以这里的蟑螂也最大

这些大蟑螂,主要是美洲大蠊和少数澳洲大蠊。

大蠊主要在室外生存,而新加坡气温高,更适宜大蠊生存和繁殖。

蟑螂号称水陆空三栖,可以飞翔,大蠊夏天经常会飞入居民家中,对!它一点都不怕人,甚至会迎着你脸撞

蟑螂还是游泳健将,可以从下水道进入居民家中,在地面爬行速度极快,可以达到30cm/s的速度,身体又扁平,嗖的一声就钻入缝隙中。

不过,新加坡并非全是大蟑螂,也有很多小的,主要是德国小蠊(其实原产地在东南亚)。但无论大小,它们的战斗力都很强大!

为了帮助大家消灭蟑螂,组屋总会定期张贴灭“小强”的告示,提醒大家封闭垃圾通道。

小强被灭完之后,大家在组屋楼下也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咳咳…提醒一下大家,如果看到灭“小强”的告示,一定要记得牢牢地封闭垃圾通道,是牢牢地…有网友表示,就因为没有封好垃圾通道,数十上百只蟑螂直接从垃圾槽涌出来!画面大家自行脑补~

但尽管大家都在努力地灭掉小强,但还是少不了跟小强会面的机会,例如

食物中惊现死蟑螂

德士上被爆有7、8只蟑螂快速爬行

组屋门前,成群超大只蟑螂

杀虫剂也没用

喜欢收藏杂物的家

更是高危地带…

说到新加坡人对蟑螂的恐惧,恐怕大家得回忆一下这件往事:

曾经,新加坡一位61岁的女司机一大早独自开车,途中赫然发现有一只蟑螂在车里爬来爬去

结果,在惊慌之下,女司机把车开上了人行道。不仅把车撞坏,人也住进了医院。幸亏没有其他路人受伤…

然而,事后许多网友评论表示:

“我完全可以理解,我不怪她(女司机)。”

真的不能怪她啊,那可是蟑螂啊!

杀死蟑螂的N种方法

为了干掉可恨的蟑螂,人类绞尽脑汁帮它发明了无数种“死法”,堪称满清十大酷刑。

1.踩死:前面说了,很可能会让虫卵粘在鞋底,还踩得到处都是。

2.烫死:但前提是,你得有本事把它们都抓住。

3.喷死(灭蟑喷雾):不过那些缝隙角落很难喷到,而且,人吸入的可能比蟑螂还多。

4.粘死( 灭蟑板、蟑螂屋):只可惜粘住了一只“小强”,阴暗的角落里还躲著千万只“小小强”。

5.“腌”死(洗洁精/洗洁粉):洗衣粉或洗洁精溶液,能堵住蟑螂腹部的呼吸孔,碱性溶液可以融化蟑螂外壳的蜡质防水层。但问题是,蟑螂它不会那么傻,主动配合你拿洗洁精给它们洗白白。

但很遗憾地告诉大家

这些方法都错了

蟑螂身上有大量细菌,直接拍死的话,细菌很容易残留,影响人体健康。

而且因为蟑螂尾部有卵荚,大家如果一脚踩死蟑螂,它的本体死了,但它尾巴卵荚里的里还藏着20-60个小蟑螂,还会继续生长,一脚踩下后或能“帮助”卵荚掉下来,就会繁殖出更多的蟑螂。

注意!前方高能预警!

(胆小赶紧刷过)

真正的小强“灭绝大法”

1.毒死(用胶饵)

胶饵又叫毒饵,原理是引诱蟑螂吃带有杀虫剂的诱饵。

与传统灭蟑方式不同,胶饵对蟑螂的杀灭是传染性的,能够真正“一窝端”,彻底杀净。

胶饵里的灭蟑成分会延缓起效,让蟑螂回到巢穴之后才毒发身亡。中毒的蟑螂回窝后会兴奋地抽搐、呕吐,而蟑螂有吃同伴粪便、呕吐物和尸体的习惯,这样有毒物质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地在整个蟑螂窝里迅速蔓延

而且胶饵“杀蟑不伤人”,对人体安全。所以,胶饵可以说是目前杀灭蟑螂的最好方法。

重点施在厨房的阴暗角落缝隙,如灶台下面、橱柜四周、置物架角落、墙角、冰箱等。

2.“饿”死

蟑螂怕毒怕光怕开水,更怕干净!预防蟑螂,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保持干净卫生,让蟑螂在你家根本找不到吃的。

食物不要露天放置,放入袋子密封起来,或者用保鲜袋包好放进冰箱;

厨房的水槽、灶台、垃圾桶要彻底清理干净,不留一丝食物残渣;

食物垃圾要每日清,不过夜;

家中尤其是厨房不要对放过多的杂物,墙壁出现缝隙或者孔洞要用水泥等进行封堵,让蟑螂很难找到藏身之地。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7695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4788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4446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