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大火毁文化遗产,新加坡的两场大火却改变历史

2019年04月17日   •   9234次阅读

#塔尖坍塌瞬间#

#玫瑰花窗没了#

#可能8年内不再开放#

#不可能复原#

#民众街边祈祷#

昨天巴黎圣母院大火刷爆全网,这些话题被一次次顶上热搜。

位于法国巴黎西堤岛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其建筑属于哥特式建筑,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

有800年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古迹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全人类的财富。

每一次灾难都会对社会带来改变。

新加坡虽然没有800年的古建筑,也没有那么惊动全球的大火,但是曾也发生过两次直接改变新加坡的大火,它们的影响直至今天。

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两场大火是怎么回事。

河水山大火催生举世瞩目“国策”

新加坡可称为“国策”的住房制度、组屋(HDB),应该是全世界公认的成功。

李光耀:“我们的新社会,居者有其屋是关键。”

吴作栋:“公共住房是新加坡社会的重心。”

新加坡组屋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是27平方米,而香港公屋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2.5平方米。而推动这项制度的一个关键事件,则始于新加坡56年前一场“河水山大火”

河水山(Bukit Ho Swee)是新加坡中部一处住宅区,得名自烟酒商人郑河水(1834-1903年)。

来源:Singapore: Survey Department, 1957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甘榜河水山(“甘榜”是马来语,村庄之意)是一处贫民窟,都是木板和锌板混搭而成的简易住房,主要居民是华人。

甘榜河水山,照片来源:Singapore Memory Project 1961年,

1961年的5月,恰好是新加坡的哈芝节。新加坡的河水山,一场大火开始燃烧,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早上。在这场大火中,大概60英亩的面积被毁(面积相当于34个足球场),2800多所房子被摧毁,更有将近16000人流离失所。

河水山大火,照片来源:Singapore Memory Project

大火造成4人死亡,85人受伤,2800所房屋焚毁,15694人无家可归,其中一半为1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火灾的直接损失为200万新币。这场大火公认为新加坡历史上最严重的火灾

政府采取措施

由于灾民人数众多,成了第一棘手问题。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征用附近的学校加以安置灾民。政府很快发现安置中心无法解决这么多人的卫生问题,不是长远之计,果断作出政治承诺,一年内盖好组屋安置灾民。

结果,在短时间内,政府盖了五座组屋,一共768间。接下来的四年内,又有8000多间组屋竣工,让灾民迁入。平均起来,是一天完成3.5间组屋。

河水山大火的善后工作,尤其是提供住房,是执政的人民行动党的一次巨大政治胜利。它向人民证明了,“我说到做到”。

河水山组屋今貌

在河水山大火的安置工作之后,新加坡政府改变了人们不喜欢组屋的想法,拆迁大量木屋区,发展组屋和新镇,新加坡迅速城市化,才有了今天的城市面貌

改变了建筑管制条例的罗敏申大火

罗敏申百货公司首创于1858年,是新加坡的一个老品牌。1941年,它搬到一栋1912年竣工的Raffles Chamber,是个四楼建筑,把它改为商场。

到了1955年,罗敏申成了远东第一家全空调商场,十分高大上。

图源:罗敏申百货公司网站

1972年11月,罗敏申百货公司天花板上的一根电线突然起火,点燃了天花板上用以圣诞雪花装饰的棉花,迅速蔓延。火势扑灭后,罗敏申大楼已经彻底焚毁。

九人死亡,其中八人因为受困在电梯而窒息死亡,包括一名孕妇。财产损失达到2100万新币。

当时一套四房式新组屋价格大概是1.3万新币,换句话说,财产损失相当于1615套四房式组屋。

经过40天的公开听证和调查,确认是电线短路起火,因商场易燃物太多,引发大火在楼内非法加装的阁楼内蔓延,失去控制。

电气工程师在火灾发生时慌张失措,忘了启动紧急电源,结果造成电梯失灵,受困人员窒息。

调查庭也做出若干建议,这些建议直至今天依旧为政府所采纳:

1973年8月,国会通过建筑管制法令(Building Control Act),详细规范了建筑物的用途、电梯的检查,也规定了建筑物本身必须有空层,以及建筑物之间必须保留一定间隔,防止火势蔓延。

所有普通电梯在自动火警触发时,一律降到一楼,只有消防电梯可以继续运作。

1974年通过消防条例(Fire code),规定:

建筑必须装备的各种消防措施及设备,如自动洒水系统、自动报警系统、固定距离安装消防水龙等

建筑设计必须考虑逃生路线,必须安装紧急照明

建筑必须遵守一定的人员承载比例

建筑材料符合防火标准,包括防火门

防队必须每月检查消火栓等等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550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8208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