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不安全啦?
近期接连发生豪宅入室盗窃案件
像一场无声的风暴打破了人们
对于这片土地的安全幻象
不禁发出新加坡是否安全的疑问

截图:8视界新闻
近期5起入室盗窃案
之前震惊全岛的
豪宅区团伙入室系列案件
专挑“有钱人”下手
一起来看看事件详情
两起!豪宅盗窃案
12月18日中午,警方接到报案,Greenleaf View一带一处私人住宅遭遇破门行窃。两名窃贼翻墙入屋,带走了两块总值约8800新币的名贵手表、一个价值约5000新币的名牌包包以及其他首饰和现金。

截图:8视界新闻
短短6小时后,警方在如切路一带的酒店将两名中国籍嫌犯逮捕,并找回所有赃物。这两起案件还涉及贞德路(Jalan Jelita)的另一豪宅。
警方调查发现,两处住宅均在白天或夜晚业主不在时被窃贼翻墙入内,作案手法如出一辙。

两名嫌犯的服饰,来源:新加坡警察部队
两名嫌犯均持旅游签证入境,背后可能与犯罪团伙有关。案件让不少豪宅区居民开始反思:高墙深院真的能防住危险吗?

Greenleaf View街景示意图
MOMS DAILY
3起!连环盗窃案
同样是12月18日,芽笼和沈氏道连续发生三起盗窃案。
01 芽笼23巷破门案
清晨5点25分,芽笼23巷一处住宅被破门而入,失窃三台总值1180新币的手机。
02 沈氏道失窃案
仅仅3小时后,沈氏道一单位失窃,损失了一台价值1130新币的电脑和手机,以及30新币现金。
03 芽笼又一失窃案
上午8点多,芽笼路的另一住宅又被“光顾”,总值1320新币的包包、手机和300新币现金不翼而飞。
警方在案发后迅速锁定一名53岁的男性嫌犯,并于15小时内将其逮捕。赃物悉数找回,但案件频率之高、手法之迅速,让居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

芽笼示意图
震惊全岛!豪宅跨国团伙案!
最令人震惊的,莫过于一支来自中国的犯罪团伙专程来新加坡作案的系列案件。这个犯罪团伙涉及的十起豪宅入室行窃案中,受害者被盗走约385万新币的财物。
这些窃贼通常在入境新加坡一两天后迅速行动,爬墙翻窗,目标锁定豪宅中价值连城的珠宝首饰和奢侈品。 事发地点集中在武吉知马路和铁道走廊(Rail Corridor)。

6月22日,温沙园路49号的豪宅被盗,损失超过63万3000新币的珠宝,包括价值10万新币的钻石耳环和翡翠耳环等。
警方最终逮捕了三名嫌犯,但更多的涉案人员(共14人)已潜逃出境。

图源:新加坡警察部队
警方夜间展开大规模搜捕行动,在麦里芝蓄水池和附近丛林地带封锁区域,带着警犬寻找线索。虽然警方掌握了在逃嫌犯的身份信息,并与中国警方合作调查,但犯罪团伙的专业性和逃逸速度,令人感到不安。

警方出动无人机,图源:8视界
犯罪升级:背后的隐患
近年来,新加坡住宅盗窃案数量呈现小幅上升趋势。据警方数据,2023年住宅盗窃案件较前一年增长了18%。其中,跨国犯罪团伙参与的案件比例明显增加。
这些犯罪分子作案手法专业,目标明确,从入境到离境一气呵成。
尤其是涉及私人豪宅区的案件,暴露出以下问题:
豪宅区靠近丛林和隐蔽地带,易成为目标:犯罪团伙利用周边地形躲避追踪,还将赃物藏匿在密林中。
住宅安保系统不足:许多豪宅仍依赖传统的高墙和大门,未配备足够的电眼监控和报警系统。
节假日期间“空巢”现象严重:不少居民外出度假,给窃贼可乘之机。
自我保护,从家做起
警方呼吁居民提高防范意识,采取以下措施保护家园:
安装监控设备:在合适位置安装摄像头、感应灯和警报系统,并张贴警示标志,威慑潜在窃贼。
强化住宅安全:修剪过高植物,确保周围光线充足;为门窗加装铁栅或坚固锁具。
减少贵重物品暴露风险:避免存放大量现金,贵重物品存入保险箱。
邻里守望:个人成为社区的一分子,监督犯罪分子的轨迹,有问题及时报警。

新加坡,还安全吗?
当犯罪从偶发事件变为“高效行动”,当外籍团伙有组织地挑战法律,新加坡的“安全神话”是否还能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