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不安全啦?
近期接連發生豪宅入室盜竊案件
像一場無聲的風暴打破了人們
對於這片土地的安全幻象
不禁發出新加坡是否安全的疑問

截圖:8視界新聞
近期5起入室盜竊案
之前震驚全島的
豪宅區團伙入室系列案件
專挑「有錢人」下手
一起來看看事件詳情
兩起!豪宅盜竊案
12月18日中午,警方接到報案,Greenleaf View一帶一處私人住宅遭遇破門行竊。兩名竊賊翻牆入屋,帶走了兩塊總值約8800新幣的名貴手錶、一個價值約5000新幣的名牌包包以及其他首飾和現金。

截圖:8視界新聞
短短6小時後,警方在如切路一帶的酒店將兩名中國籍嫌犯逮捕,並找回所有贓物。這兩起案件還涉及貞德路(Jalan Jelita)的另一豪宅。
警方調查發現,兩處住宅均在白天或夜晚業主不在時被竊賊翻牆入內,作案手法如出一轍。

兩名嫌犯的服飾,來源:新加坡警察部隊
兩名嫌犯均持旅遊簽證入境,背後可能與犯罪團伙有關。案件讓不少豪宅區居民開始反思:高牆深院真的能防住危險嗎?

Greenleaf View街景示意圖
MOMS DAILY
3起!連環盜竊案
同樣是12月18日,芽籠和沈氏道連續發生三起盜竊案。
01 芽籠23巷破門案
清晨5點25分,芽籠23巷一處住宅被破門而入,失竊三台總值1180新幣的手機。
02 沈氏道失竊案
僅僅3小時後,沈氏道一單位失竊,損失了一台價值1130新幣的電腦和手機,以及30新幣現金。
03 芽籠又一失竊案
上午8點多,芽籠路的另一住宅又被「光顧」,總值1320新幣的包包、手機和300新幣現金不翼而飛。
警方在案發後迅速鎖定一名53歲的男性嫌犯,並於15小時內將其逮捕。贓物悉數找回,但案件頻率之高、手法之迅速,讓居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

芽籠示意圖
震驚全島!豪宅跨國團伙案!
最令人震驚的,莫過於一支來自中國的犯罪團伙專程來新加坡作案的系列案件。這個犯罪團伙涉及的十起豪宅入室行竊案中,受害者被盜走約385萬新幣的財物。
這些竊賊通常在入境新加坡一兩天後迅速行動,爬牆翻窗,目標鎖定豪宅中價值連城的珠寶首飾和奢侈品。 事發地點集中在武吉知馬路和鐵道走廊(Rail Corridor)。

6月22日,溫沙園路49號的豪宅被盜,損失超過63萬3000新幣的珠寶,包括價值10萬新幣的鑽石耳環和翡翠耳環等。
警方最終逮捕了三名嫌犯,但更多的涉案人員(共14人)已潛逃出境。

圖源:新加坡警察部隊
警方夜間展開大規模搜捕行動,在麥里芝蓄水池和附近叢林地帶封鎖區域,帶著警犬尋找線索。雖然警方掌握了在逃嫌犯的身份信息,並與中國警方合作調查,但犯罪團伙的專業性和逃逸速度,令人感到不安。

警方出動無人機,圖源:8視界
犯罪升級:背後的隱患
近年來,新加坡住宅盜竊案數量呈現小幅上升趨勢。據警方數據,2023年住宅盜竊案件較前一年增長了18%。其中,跨國犯罪團伙參與的案件比例明顯增加。
這些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專業,目標明確,從入境到離境一氣呵成。
尤其是涉及私人豪宅區的案件,暴露出以下問題:
豪宅區靠近叢林和隱蔽地帶,易成為目標:犯罪團伙利用周邊地形躲避追蹤,還將贓物藏匿在密林中。
住宅安保系統不足:許多豪宅仍依賴傳統的高牆和大門,未配備足夠的電眼監控和報警系統。
節假日期間「空巢」現象嚴重:不少居民外出度假,給竊賊可乘之機。
自我保護,從家做起
警方呼籲居民提高防範意識,採取以下措施保護家園:
安裝監控設備:在合適位置安裝攝像頭、感應燈和警報系統,並張貼警示標誌,威懾潛在竊賊。
強化住宅安全:修剪過高植物,確保周圍光線充足;為門窗加裝鐵柵或堅固鎖具。
減少貴重物品暴露風險:避免存放大量現金,貴重物品存入保險箱。
鄰里守望:個人成為社區的一分子,監督犯罪分子的軌跡,有問題及時報警。

新加坡,還安全嗎?
當犯罪從偶發事件變為「高效行動」,當外籍團伙有組織地挑戰法律,新加坡的「安全神話」是否還能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