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如此热衷于健身 为何健身业者相继一夜间停业?

2024年04月15日   •   7695次阅读

犹如实体书店一样,新加坡健身房和运动中心也面临一股停业风潮。

别误会,健身领域绝不是夕阳工业,反而正持续蓬勃发展,但恰恰因为业内的竞争过于激烈,才导致许多业者被迫关闭。

自2013年起开始营业的Ritual健身房,一夜间关闭四家店面,进入临时清盘,有会员称前一天还到健身房运动,隔天就突然收到停业通知。

红蚂蚁扒梳了新加坡媒体过去两年的报道,发现本地有至少五个品牌的健身房无预警结业,一些被指欠下一大笔债务、一些则留下一堆已签了长期配套却不知能否讨回会员费的顾客。

究竟是出现了哪些问题,导致新加坡健身业越来越不好“混”?

受疫情冲击“走不出来”

一切得从疫情说起。

疫情期间,反复的防疫措施让本地健身业者乱了阵脚。(海峡时报)

当时,反复的防疫措施让健身业者乱了阵脚,时而被令暂时休业,又不知何时能重开,只好想出各种转型方案,留住客户之余也希望能维持生计。

Ritual健身房创办人告诉媒体,除了营运成本上涨及业内竞争力,疫情是重击他们生意的一个关键因素。

他说,疫情期间位于中央商业区的分店俨如“鬼城”,当时人们最担心的是财务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根本没心情去想如何以不同方式使用健身房配套。

他坦承,健身房受疫情的影响“走不出来”,生意自此不如以往。

“我们累积了巨额的欠款……整个行业正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但速度极其缓慢。”

有业者坦言,健身房受疫情的影响“走不出来”,生意自此不如以往。(海峡时报)

本地健身业者要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可说是难上加难。在业者力挽狂澜之际,消费者对于健身和运动的看法也出现了变化:

疫中无法去健身的顾客,待疫情趋稳后可能就不再回去了;居家办公成为新常态,一些人索性放弃了市中心健身房的配套。

也有业界人士指出,疫情暴发让一些人意识到在家也能健身,如果在WFH(work from home, 居家办公简称)期间也培养出EFH(exercise from home,居家运动)的习惯,或许就再也找不到继续付费上健身房的必要。

运动只是短暂的狂热?

运动爱好者的喜好不断改变,有另一个导因。

在新加坡,每隔一段时间似乎就会有某种运动引领风潮,一些国家相信也出现类似情况。

例如,飞轮有氧健身(spin)的潮流,几年前从海外“进军”我国后,主打“飞轮”课程的健身房也越来越多。

飞轮有氧健身(spin)的热潮,如今似乎不像以前那么红火。(海峡时报)

虽然这种运动现仍存在,甚至在健身房以外的场地也能进行,但热潮已不像以前那么红火。

同理可证,疫情期间也兴起“健身网红”(fitfluencers)在线上授课,吸引被迫困在家中的人们边观看边锻炼,那时冒出的国内外健身网红不在少数,现在他们当中有多少人还坚守岗位,是个未知数。

过去几年,高强度间歇性训练(HIIT)、瑜伽也曾大受欢迎,但据悉目前正逐渐崛起的运动是普拉提(Pilates)。

上述描述的现象可被视为健身趋势(fitness trends),但同时也是一时的健身潮流(fitness fad),主要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被带动起来,比如海外明星最近热爱那种运动,就会开始受追捧。

仔细观察,某个时期流行什么样的运动,提供那类运动的健身房和连锁品牌就会暴增,但热潮能持续多久,没人说得准。

再者,新加坡健身领域不大,健身中心一间接一间地开,虽能给顾客提供不一样的选项,但要如何在业界站稳阵脚才是真正的挑战,更别说是如何从众多提供相同健身课程的同行中突围而出。

消费者口味难捉摸,也因健身目标改变而容易“喜新厌旧”,即使尝试过最新流行的运动,过了一段时间就觉得不合适,就会寻找下一种运动。

不少运动爱好者贪图新鲜,但业者基于各种考量,又不可能随着市场变化随时转型,来迎合大众的口味,最多只能稍微调整教程。

某个时期流行什么样的运动,提供那类运动的健身房和连锁品牌就会暴增。图为一堂普拉提课的上课情形。(KX Pilates)

有鉴于此,新加坡有些规模较大的连锁健身品牌,就采纳两全其美的方法,既有器材齐全的健身区,也有各类运动课程供会员报名参加。

问题是,这种经营策略,不是所有健身业者都能实践。

物价高不想花钱健身

健身业者不仅要想方设法推陈出新,所推出的健身配套如何定价也至关重要。

尤其现在物价上涨,吃一盘杂菜饭都要货比三家,又有多少人还能拨出一笔钱,每个月定时支付给健身房或健身教练?

然而,这并不代表新加坡人疏于运动。

去年,新加坡体育理事会(SportSG)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四分之三的新加坡人口每星期至少运动一次,比例相较疫情前增加三分之二。

健身业者没能从中“受惠”,合理的推断是,更多新加坡人选择不上健身房“撸铁”或报名参加,而是去公园跑步、自行做有氧训练,不花钱也能取得勤上健身房同等的效果。

新加坡人去公园跑步、自行做有氧训练,不花钱也能取得勤上健身房同等的效果。(海峡时报)

有报道指出,疫后不少公司为了员工的身心健康着想,也增设健身房或运动设备作为员工福利的一部分,这也让员工找到回返办公室上班的动力。

运动讲求的是自律,有些人可以靠自己制定运动时间表、有些人需要报名上课才有健身的动力,还有人因忙于生活各种大小事,不经常运动对他们而言是可以接受的。

但不论是哪一种人,在新加坡近乎饱和的健身市场,许多业者如今都苦恼著该怎样吸引顾客前去捧场。

去年5月,UFC健身中心突然关闭,许多会员都被蒙在鼓里。(海峡时报)

最终,只有适者得以生存,若无法及早想出对策,搞不好也难逃结业的命运。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新加坡保险:住院/重疾/指数寿险如何守护你的未来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