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如此熱衷於健身 為何健身業者相繼一夜間停業?

2024年04月15日   •   7695次閱讀

猶如實體書店一樣,新加坡健身房和運動中心也面臨一股停業風潮。

別誤會,健身領域絕不是夕陽工業,反而正持續蓬勃發展,但恰恰因為業內的競爭過於激烈,才導致許多業者被迫關閉。

自2013年起開始營業的Ritual健身房,一夜間關閉四家店面,進入臨時清盤,有會員稱前一天還到健身房運動,隔天就突然收到停業通知。

紅螞蟻扒梳了新加坡媒體過去兩年的報道,發現本地有至少五個品牌的健身房無預警結業,一些被指欠下一大筆債務、一些則留下一堆已簽了長期配套卻不知能否討回會員費的顧客。

究竟是出現了哪些問題,導致新加坡健身業越來越不好「混」?

受疫情衝擊「走不出來」

一切得從疫情說起。

疫情期間,反覆的防疫措施讓本地健身業者亂了陣腳。(海峽時報)

當時,反覆的防疫措施讓健身業者亂了陣腳,時而被令暫時休業,又不知何時能重開,只好想出各種轉型方案,留住客戶之餘也希望能維持生計。

Ritual健身房創辦人告訴媒體,除了營運成本上漲及業內競爭力,疫情是重擊他們生意的一個關鍵因素。

他說,疫情期間位於中央商業區的分店儼如「鬼城」,當時人們最擔心的是財務和就業等方面的問題,根本沒心情去想如何以不同方式使用健身房配套。

他坦承,健身房受疫情的影響「走不出來」,生意自此不如以往。

「我們累積了巨額的欠款……整個行業正恢復至2019年的水平,但速度極其緩慢。」

有業者坦言,健身房受疫情的影響「走不出來」,生意自此不如以往。(海峽時報)

本地健身業者要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可說是難上加難。在業者力挽狂瀾之際,消費者對於健身和運動的看法也出現了變化:

疫中無法去健身的顧客,待疫情趨穩後可能就不再回去了;居家辦公成為新常態,一些人索性放棄了市中心健身房的配套。

也有業界人士指出,疫情暴發讓一些人意識到在家也能健身,如果在WFH(work from home, 居家辦公簡稱)期間也培養出EFH(exercise from home,居家運動)的習慣,或許就再也找不到繼續付費上健身房的必要。

運動只是短暫的狂熱?

運動愛好者的喜好不斷改變,有另一個導因。

在新加坡,每隔一段時間似乎就會有某種運動引領風潮,一些國家相信也出現類似情況。

例如,飛輪有氧健身(spin)的潮流,幾年前從海外「進軍」我國後,主打「飛輪」課程的健身房也越來越多。

飛輪有氧健身(spin)的熱潮,如今似乎不像以前那麼紅火。(海峽時報)

雖然這種運動現仍存在,甚至在健身房以外的場地也能進行,但熱潮已不像以前那麼紅火。

同理可證,疫情期間也興起「健身網紅」(fitfluencers)在線上授課,吸引被迫困在家中的人們邊觀看邊鍛鍊,那時冒出的國內外健身網紅不在少數,現在他們當中有多少人還堅守崗位,是個未知數。

過去幾年,高強度間歇性訓練(HIIT)、瑜伽也曾大受歡迎,但據悉目前正逐漸崛起的運動是普拉提(Pilates)。

上述描述的現象可被視為健身趨勢(fitness trends),但同時也是一時的健身潮流(fitness fad),主要是在社交媒體平台上被帶動起來,比如海外明星最近熱愛那種運動,就會開始受追捧。

仔細觀察,某個時期流行什麼樣的運動,提供那類運動的健身房和連鎖品牌就會暴增,但熱潮能持續多久,沒人說得准。

再者,新加坡健身領域不大,健身中心一間接一間地開,雖能給顧客提供不一樣的選項,但要如何在業界站穩陣腳才是真正的挑戰,更別說是如何從眾多提供相同健身課程的同行中突圍而出。

消費者口味難捉摸,也因健身目標改變而容易「喜新厭舊」,即使嘗試過最新流行的運動,過了一段時間就覺得不合適,就會尋找下一種運動。

不少運動愛好者貪圖新鮮,但業者基於各種考量,又不可能隨著市場變化隨時轉型,來迎合大眾的口味,最多只能稍微調整教程。

某個時期流行什麼樣的運動,提供那類運動的健身房和連鎖品牌就會暴增。圖為一堂普拉提課的上課情形。(KX Pilates)

有鑒於此,新加坡有些規模較大的連鎖健身品牌,就採納兩全其美的方法,既有器材齊全的健身區,也有各類運動課程供會員報名參加。

問題是,這種經營策略,不是所有健身業者都能實踐。

物價高不想花錢健身

健身業者不僅要想方設法推陳出新,所推出的健身配套如何定價也至關重要。

尤其現在物價上漲,吃一盤雜菜飯都要貨比三家,又有多少人還能撥出一筆錢,每個月定時支付給健身房或健身教練?

然而,這並不代表新加坡人疏於運動。

去年,新加坡體育理事會(SportSG)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四分之三的新加坡人口每星期至少運動一次,比例相較疫情前增加三分之二。

健身業者沒能從中「受惠」,合理的推斷是,更多新加坡人選擇不上健身房「擼鐵」或報名參加,而是去公園跑步、自行做有氧訓練,不花錢也能取得勤上健身房同等的效果。

新加坡人去公園跑步、自行做有氧訓練,不花錢也能取得勤上健身房同等的效果。(海峽時報)

有報道指出,疫後不少公司為了員工的身心健康著想,也增設健身房或運動設備作為員工福利的一部分,這也讓員工找到回返辦公室上班的動力。

運動講求的是自律,有些人可以靠自己制定運動時間表、有些人需要報名上課才有健身的動力,還有人因忙於生活各種大小事,不經常運動對他們而言是可以接受的。

但不論是哪一種人,在新加坡近乎飽和的健身市場,許多業者如今都苦惱著該怎樣吸引顧客前去捧場。

去年5月,UFC健身中心突然關閉,許多會員都被蒙在鼓裡。(海峽時報)

最終,只有適者得以生存,若無法及早想出對策,搞不好也難逃結業的命運。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2025新加坡准證政策大變革,全面調整要點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外國勢力干預新加坡大選!網友:原來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我在新加坡陪娃讀書,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過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全球搶人!將大批引進這類新移民!職位空缺近8萬人
2025年04月29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閱讀
乘坐飛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丟失?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閱讀
遍布全島!新加坡徒步50個絕美秘境路線曝光:雨林、海岸、濕地...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
新幣攻破5.6關口!大選倒計時,搶占政策+匯率「黃金交叉點」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閱讀
新加坡保險:住院/重疾/指數壽險如何守護你的未來
2025年04月29日   •   3078次閱讀
24萬富豪集體湧入新加坡!他們為何對獅城情有獨鍾?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