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信息共享
打击金融犯罪
COSMIC
5月9日,通过《金融服务和市场(修正案)法案》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联合6大银行共同开发COSMIC来共享可疑客户交易信息。
生活在新加坡的朋友,有的有过在本地银行账户被强制关闭的不愉快经历,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对本地政策的不理解,导致了想当然的按照国内操作来比照办理新加坡的银行业务。所以通过这次新的措施的解读,大家可以比较清晰的了解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决策的出发点、实施步骤、涉及的范围以及保障
为什么需要COSMIC?

COSMIC的全称是Collaborative Sharing of ML/TF Information & Cases, 中文是”洗黑钱和恐怖主义融资资料共享平台“,主要是用于对抗滥用空壳公司,利用贸易洗黑钱(trade-based money laundering),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融资(proliferation financing)这三大金融犯罪风险。

金管局的董事会成员陈圣辉表示,虽然金融机构在反洗黑钱,对抗金融诈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鉴于客户的保密义务,相关的机构之间目前无法相互警告涉及客户的异常活动,由于目前新加坡的《银行法》要求受监管的金融机构及其官员在处理客户信息时保密所以,所以犯罪人员会通过不同的金融机构进行非法交易以避免被发现。
在2017年,建立了ACIP,(反洗黑钱和打击资助恐怖主义行业伙伴关系,以允许金管局,商业事务部和金融机构进行逐案共享信息,接下来推出的COSMIC将会在这个基础上,以大规模和机构化格式进行,以更有效的挑选可疑行为者。
COSMIC如何工作?

只有当客户的行为或交易表现出超过规定数值的红旗时,才允许信息共享,这表明潜在的金融犯罪可能正在发生。

例如,当观察到超规的操作时,金融机构将能够向同行索取有关客户或交易的信息。
当检测到多个超过更高规范数值的操作时,金融机构应向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与客户或交易相关的信息。
金融机构还应向当局提交可疑交易报告,并使用观察名单提醒业内其他人。
陈圣辉先生说:“对于大多数客户来说,不会触发红旗指标。”“对于这些客户,我想重申,参与金融机构将不允许共享客户信息。”
该法案还为金融机构通过COSMIC披露信息提供了法定保护,免于承担民事责任,前提是披露是按照闯值进行的,并采取合理的谨慎和善意。
涉及范围及保障

金融机构使用COSMIC来共享客户信息的前提是,这些客户的行为发出多个可能涉及金融犯罪的危险信号,并触及金管局规定的门槛。该门槛视客户行为出现危险信号的严重程度而定。

在启动的初期,COSMIC会首先关注6大银行占市场股最多的商业和中小企业银行领域,金融科技以及数字支付公司由于运营规模不相同,并不在范围内,但是MAS也会考虑将平台过大,在后期纳入更多的金融机构。
同时,金融机构也必须指定保障措施,例如至允许一小群授权官员访问COSMIC,并在法案允许的范围内共享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