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信息共享
打擊金融犯罪
COSMIC
5月9日,通過《金融服務和市場(修正案)法案》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聯合6大銀行共同開發COSMIC來共享可疑客戶交易信息。
生活在新加坡的朋友,有的有過在本地銀行帳戶被強制關閉的不愉快經歷,其實根本原因在於對本地政策的不理解,導致了想當然的按照國內操作來比照辦理新加坡的銀行業務。所以通過這次新的措施的解讀,大家可以比較清晰的了解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決策的出發點、實施步驟、涉及的範圍以及保障
為什麼需要COSMIC?

COSMIC的全稱是Collaborative Sharing of ML/TF Information & Cases, 中文是」洗黑錢和恐怖主義融資資料共享平台「,主要是用於對抗濫用空殼公司,利用貿易洗黑錢(trade-based money laundering),以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融資(proliferation financing)這三大金融犯罪風險。

金管局的董事會成員陳聖輝表示,雖然金融機構在反洗黑錢,對抗金融詐騙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鑒於客戶的保密義務,相關的機構之間目前無法相互警告涉及客戶的異常活動,由於目前新加坡的《銀行法》要求受監管的金融機構及其官員在處理客戶信息時保密所以,所以犯罪人員會通過不同的金融機構進行非法交易以避免被發現。
在2017年,建立了ACIP,(反洗黑錢和打擊資助恐怖主義行業夥伴關係,以允許金管局,商業事務部和金融機構進行逐案共享信息,接下來推出的COSMIC將會在這個基礎上,以大規模和機構化格式進行,以更有效的挑選可疑行為者。
COSMIC如何工作?

只有當客戶的行為或交易表現出超過規定數值的紅旗時,才允許信息共享,這表明潛在的金融犯罪可能正在發生。

例如,當觀察到超規的操作時,金融機構將能夠向同行索取有關客戶或交易的信息。
當檢測到多個超過更高規範數值的操作時,金融機構應向其他金融機構提供與客戶或交易相關的信息。
金融機構還應向當局提交可疑交易報告,並使用觀察名單提醒業內其他人。
陳聖輝先生說:「對於大多數客戶來說,不會觸發紅旗指標。」「對於這些客戶,我想重申,參與金融機構將不允許共享客戶信息。」
該法案還為金融機構通過COSMIC披露信息提供了法定保護,免於承擔民事責任,前提是披露是按照闖值進行的,並採取合理的謹慎和善意。
涉及範圍及保障

金融機構使用COSMIC來共享客戶信息的前提是,這些客戶的行為發出多個可能涉及金融犯罪的危險信號,並觸及金管局規定的門檻。該門檻視客戶行為出現危險信號的嚴重程度而定。

在啟動的初期,COSMIC會首先關注6大銀行占市場股最多的商業和中小企業銀行領域,金融科技以及數字支付公司由於運營規模不相同,並不在範圍內,但是MAS也會考慮將平台過大,在後期納入更多的金融機構。
同時,金融機構也必須指定保障措施,例如至允許一小群授權官員訪問COSMIC,並在法案允許的範圍內共享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