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本地三分之一青少年跟陌生人在线打电玩

调查显示,本地三分之一的青少年偶尔或经常跟陌生人在线打电玩,而大多数父母不清楚孩子跟谁打电玩。
为此,通讯及新闻部将推出新计划,以提高青少年和家长的网络安全意识。
陈俐锨育有两个年龄分别为11和13岁的孩子。她最担心孩子在互联网上接触的语言和人是否安全 。
“我们的沟通很多时候都是建立在互信的状态。因为他知道我对他有一定的信任,所以他也知道他不可以辜负这个信任。他会让我知道他在玩什么、跟谁玩。”
不过,通讯及新闻部在2022年10月到去年2月间,对810名10到18岁的青少年,以及他们的父母进行的调查却发现,大多数家长其实不清楚孩子的游戏活动。
受访的青少年中,约一半每天都会打电玩,每次两个小时或以上。
此外,36%的青少年偶尔或经常同陌生人玩游戏。约14%还曾在游戏之外同陌生人接触。
在13到18岁的受访者中,有17%曾在游戏中遭其他玩家欺凌。但近一半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只有不到一成告诉父母。
另外,只有约一半的家长能准确估算孩子花在打电玩的时间;三分之一的父母清楚孩子和谁一起玩游戏;四分之一的家长则完全不知情。
另外,关注孩子打电玩习惯的家长更有可能积极管理孩子的游戏活动,当中54%会限制游戏时间、22%会使用家长监控工具。
调查也发现,被父母限制游戏时间的青少年中,约四分之一向父母谎报实际的游戏时间。
也是媒体通识理事会成员的社会企业Comeback的创办人潘丽仪说,要杜绝网络安全问题,父母加深同孩子的沟通非常重要。
“游戏上瘾通常是表面上能够观察的现象,可是其实如果比较深入去了解孩子的时候,他心里可能有很多挣扎、可能创伤,还是可能在学校被欺负,交不到朋友,而游戏就是他找朋友的平台。如果把这个也拿掉,可以想像孩子的难处,因为我要交朋友但是在学校交不到,但是我在游戏这里很多朋友,我很开心,你干嘛阻止我。所以这些比较深入的原因我们都要了解,要跟孩子比较深入地谈,亲子关系非常重要。”
为帮助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游戏习惯和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通讯及新闻部将从这个月起,分阶段推出线上资源,让家长随时随地获取相关信息。
这些资源将上载到数码益终身Digital For Life平台、社会及家庭发展部的凝聚家庭理事会Families For Life网站和教育部的家长联通Parents Gateway应用程序。
另外,数码益终身计划的合作伙伴也会开办工作坊、线上研讨会和各类家庭活动,确保家长有足够的能力引导孩子自信和负责任地使用数码科技。
通讯及新闻部长杨莉明出席公众交流活动时说,除了提供资源,政府也会继续通过立法确保网络世界的安全,包括探讨制定年龄保证措施,确保青少年只能接触同年龄相符的网络平台和内容。
杨莉明说,当局除了要确保数码服务的普及和让所有人从中受益,也要更深入地了解问题的症结和所要克服的挑战,以便为每个人创造一个更好、更全面、更健康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