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
万年老二新加坡
终于成为了
全球食品安全第一

1、新加坡
2、爱尔兰
3、英国
3、美国(并列)
5、荷兰
6、澳大利亚
7、瑞士
8、芬兰
9、加拿大
10、法国

全球食品安全排行榜
出产各种权威排名的
《经济学人智库》公布
2018年《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
新加坡万年老二
终于喜提第一!!!

这个排行榜还挺接地气儿
使用的标准都很亲民
排行从食物来源、
可负担性、可得性
素质和安全等方面衡量113个国家
的食品安全水平

小坡这次各项得分都高
而且刷了很多满分!
食品安全 100
营养标准 100
农业进口关税 100
食品安全网络 100
农民融资渠道 100
农业基础设施 100
全球贫困线下人口比例 100
粮食损失 100
腐败 100
食品消费占家庭支出比例 100
食品生产波动性 87.2
城市吸收能力 80.7
政治稳定风险 76.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75.4

看看新加坡
为什么荣居榜首?
01
食品可得性,第一!
看见最大两个圈了吗?
一个是人均生产总值
一个是食物支出占比,相当大
说白了就是岛民富裕
但是吃的东西不贵......

一个指数吸引了我的注意
就是全球贫困线以下
此项指数新加坡竟然是0
小坡岛民成功脱贫
作为高收入经济体
农产品进口关税低
也有助于减少了进口成本

02
食品可得性
这一项里面
比较大的圈就是公共设施
还有腐败指数
说白了就是没人贪钱
都用在刀刃上
建立基础设施,提高效率
保证食品安全性


腐败和食品安全有什么关系?
报告中表示如果国家腐败
会影响自然资源的善用
和食品分配的均衡
(学习了)
科科优秀的小坡
有一项得分相当的低了!
公共农业研发支出才12.5分
wuli小坡支个大棚都敢叫Farm
连农业用地都没有几块
还研发?这个真没有

03
质量与安全性
在这一项里,营养标准
国家对于食品的监管和指南
都得到了满分
但是本地食品中铁含量很少
emmmmm......
建议用大铁锅炒炒菜
(我又肤浅了)


不过,新加坡食品来源
特别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
什么气候,天然资源风险啊
如果把气候变化、土地健康
和水资源计算在内
小坡马上直降到16位

新加坡食品有多安全?
20年前,大家关心的是好吃吗?
现在大家关心的是
我们吃的安全吗?
病从口入不说
现在还流行富贵病
除了要吃的安心,还要吃的健康
新加坡,在努力做到这一点

吓尿!新加坡这个癌症发病率最高!看完原因简直惊呆了…
新加坡食品有多安全?
感觉从现象就能看到本质了
比如风靡中国的速食小火锅
终于来新加坡了!
结果风风火火去打卡
发现,只有素食版
不是肉食版的有什么问题
就是新加坡监管太严格了

而且,去新加坡超市
总能看见“反式脂肪酸0”
天然色素,少盐,少油这样的字眼
岛民不仅对食品安全放心
而且吃的较为健康

超市食品,安全
“纯萃·喝”这款网红饮料
在新加坡曾被下架
含有农粮局未经批准使用的添加剂
茶氨酸
其实这个茶氨酸在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
是合法食品添加剂
但在新加坡却不合格
BTW,农粮局批准的
食品添加剂中合格的只有500多种

网红饮料一顿折腾
提交了安全文件,换配方
这才得以重新在新加坡面世
现在新加坡市面上的“纯萃·喝”奶茶
都是不含茶氨酸的

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就是连这么点小的方面
都能注意到
餐厅,放心
2015年,新加坡海底捞餐厅
因卫生和食品安全问题被停业整顿
后堂操作间下水口
不符合防虫鼠害要求

洗菜时未离地存放

冰箱里滑牛过期

莆田代加工萝卜干
收货时两包保质期不同

感觉都不是什么大事儿?
在新加坡绝对不行!
就算是小贩中心,也要严格监管
还要遵循卫生考核标准系统

所有的食阁、巴刹(菜市场)
每隔三个月便关闭一次
进行彻底清洗

进口食品,安全
椰子的朋友就说
在新加坡吃一些熟悉的美食
总觉得味道不一样
那也没什么奇怪的
品牌引进到新加坡之后
未必是“原装进口”

从食材的来源
制作的过程
细化到厨房的设置和安排
都要符合新加坡规定
很多品牌为了来新加坡
要么厨房安置在本地
要么改变了配方
当然口味就不一样了

安全法令
《环境公共卫生法令》
《环境公共卫生(食物卫生)条例》
《食品安全法规》等一系列
法令以及配套制度
条文内容详尽且具体
少有疏漏和矛盾之处
几乎面面俱到
涵盖了食品安全的方方面面
不准赤手处理食物
食物存放保持合适的温度
熟食必须放在生鲜食品上面
不能使用破损的餐具
食物处理场所必须清洁
对于冰箱食物存放的时间和位置
等等都有规定

对于开餐厅或者从事餐饮业的人
都必须就读食物卫生课程
并考取食物卫生证书
而且每三年就要重新上一次课程
不断的更新和复习卫生知识
有严格考核标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