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疫情改善:西方媒体质疑数据被玩弄 新加坡总理夫人撰帖文评理

2020年02月22日   •   9063次阅读

一名医护人员在武汉隔离区内采取病患的检验样本。(法新社)

作者 侯佩瑜

2019冠状病毒疾病(简称冠病19)疫情爆发之后,总理夫人何晶成了“疫情通”,三天两头就在面簿发帖文给国人科普一些关于口罩、病毒、如何拿茅台当消毒液、动物不会被人类传染冠病19等科学知识。有时则纯粹是安抚民心,教国人冷静看待本地每天新增的案例,帮助国人消除恐惧

夫人的知识面之广,让红蚂蚁忍不住称她为《十万个为什么》里头的乌拉博士。 本月5日夫人也在面簿上转载美国《纽约时报》的一则题为“新冠病毒危机凸显中国政府治理失败”的报道时,简扼地写下一行字:“那美国的B型流感死亡人数又凸显了什么?”,让网民解读为她为中国评评理。昨天,夫人似乎又就冠病19为中国说了些公道话。

中国过去10天的冠病19单日确诊新病例数字犹豫过山车一样起伏跌宕,西方媒体认为中国在八天内两次更改了诊断方法,因此数据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而何晶则却提出了自己的一番看法,表示不应嘘声四起。

事件背景

以上是中国媒体网易统计的全国疫情新增趋势图表,中国自疫情爆发后,自1月27日起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都破千,介于1000至4000起之间。

然而,就在2月12日中国改变湖北检测方法后,当日新增确诊个案首次破万,突然爆冲狂增近1万5000起的最高点,其中1万3332例属于湖北通过临床诊断的。接下来的八天中国的每日新增个案虽然每天递减,但都保持在千例以上。2月19日中国再次宣布改变湖北的检测方法,中国大陆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立马从18日的1749例,大幅下降至19日的394例以及20日的895起。

新华社比较了两次修改的不同,报道的用语很科学。(蚁粉如果看不懂也很正常,可以直接跳过看红蚂蚁简单粗暴的解释)

它说: 此前,按照第五版治疗方案(按:上个星期宣布的方案),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新纳入确诊病例数,即疑似病例且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但是核酸检验阴性者,被划分为确诊病例。现在,按照第六版诊疗方案(按:昨天宣布的方案),此前的“临床诊断”病例因不满足核酸检测阳性,不再划分为确诊病例,所以确诊病例核减了。

红蚂蚁的理解是,在2月12日之前,湖北有成千上万的人还没测试,因为出现感染症状的疑似病例激增,官方测试病毒的试剂盒又短缺,导致许多病人始终无法确诊,甚至有人未经确诊便已死亡。所以官方不得不把属于“重灾区”的湖北和其他省分的确诊方式区分开来,通过肺部扫描观察到符合冠病19症状者,也纳入统计。

现在,检验设备够了,官方已经有能力测试所有病人,因此决定统一确诊方式,也就是与从前一样,只有测试结果呈阳性才会列为确诊个案。

新增病例出现断崖式减少,疫情似乎缓和下来,中国媒体欣慰之余,表示这是抗疫战争露出凯旋曙光。

西方媒体质疑中国官方玩弄数据

照理来说,中国疫情改善,对中国好,对世界也好,不过,还是有人想浇冷水。 一个多月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疫情的报道,有很客观中肯的地方,而且提供了很多西方学者的分析和观点。然而,西方人视中国的崛起为威胁,他们对中国人落难,有一些带着幸灾乐祸的心理。一开始它们就已经在说,疫情暴露了中国体制的缺陷,即不够透明以及权力过度集中。

这两次的检验方法改变,造成病例的暴增暴减,一些西方媒体觉得事情过于蹊跷,认为很可能是官方在玩弄数据。 过去两天,当中国宣布疫情有所改善的时候,好些西方媒体纷纷提出质疑。譬如,美国的《外交政策》杂志质疑:“中国的官方数字到底有多可靠“?彭博社的一篇报道的标题是:“湖北改变病例算法加深疑心”。

很多人对中国本来就抱着怀疑的态度,有时还说得有道理,有时就只是在抓小辫子。

不过,客观来说,确诊方式的改变的确会模糊一些统计数字,造成混乱,甚至让人以为疫情的拐点已到来放松警戒心,中国官方应该耐心向世人解释。 就在这片怀疑声浪中,我们的总理夫人何晶在面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应该以冷静和客观的态度看待统计方式的改变和疫情的演变。

她是这么说的: 我们在看待确诊方法的改变时,没有必要倒抽一口气,或嘘声四起。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还在迅速演变的疫情,因此,我们应该根据疫情构成的挑战和资源的多寡,不时作出调整,采取不同的对策。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清醒看待问题,对主要风险作出清晰无误的评估。所以,我是平和的看待确诊方式的更改,只要整体的势态保持一致和良好。

她也对中国大陆未来几个星期的发展作了观察,特别是人们陆续回到工作岗位之后。淡马锡控股在中国有很多投资,身为淡马锡控股首席执行长的何晶,观察应该很有根据。

她说: “工人度过了延长的春节假期后陆续的回到工作岗位。一些城市还在实施严格的封锁措施,另一些城市则很有信心,也做好准备,愿意让工人回到工厂开工。苏州的口罩工厂已经开工了,一些武汉的工厂也是如此。”

“北京要求回来上班的人先自行居家隔离14天,深圳和上海近日来只出现单位数和甚至是零的新增病例。”

“虽然武汉还有数百起新增病例,但中国各地的工人与经理在跟境外的朋友和商业伙伴聊天的时候,显得开心和有朝气。显然的,我们已经看到一线曙光。”

红蚂蚁不是医疗专家也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无法评估中国冠病19疫情是否真的改善了,但是夫人的这番话让人感到鼓舞。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锺南山本月11日曾预测,疫情峰值应该在2月中下旬出现,4月将会稳定,疫情拐点无法预测,要由返程高峰的防控情况决定。

新加坡总理刚坐稳大位,先来中国待5天,李显龙早已安排好一切
2025年06月25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洗手池洗拖把、菜里惊现青虫、托盘酸臭难闻、老鼠横行……你敢在这样的新加坡食阁吃饭吗?
2025年06月25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他,毕业于清华、北大、牛津、南洋理工!却在新加坡送外卖!现已回国,加入了美团
2025年06月26日   •   1万次阅读
全岛Money changer汇总!新币兑换这13种货币最划算!兑人民币5.56~
2025年06月25日   •   9576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234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8892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208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8208次阅读
全网最全对比!新加坡公民 & PR政府福利差异,一篇看懂值百万
2025年06月26日   •   5985次阅读
新加坡 vs 中国 vs 大马 2025生活成本全对比
2025年06月25日   •   5643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5472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788次阅读
新加坡中介的潜规则你知道吗?如何破局?
2025年06月25日   •   4446次阅读
餐馆不提供免费自来水原因五花八门 有哪些是你能接受的?
2025年06月25日   •   4275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3762次阅读
蔡澜走了,但他藏在云吞面里“活过”的答案,还在人间冒着热气
2025年06月29日   •   359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