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新加坡)睿意天成健康国际联盟、(新加坡)睿意学院主持主办的睿意新加坡研修班第41期(护理研修班),于2018年11月18日-12月1日在新加坡进行并圆满结束,来自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的17位高级护理师参加了此次研修交流。
此次研修由专题讲授、医院参观和临床观摩三个模块组成。在为期两周的研修结束时,大家表示这两周尽管每天很累但很充实,走出国门看到了差距,知不足而后进。在结业典礼之前的总结分享中,17位高级护理师体会多多,各种感受火花四射、精彩纷呈——

新加坡护理管理: 流程精细,分工明确
新加坡护理有很棒的流程管理和鼓励机制:把每一点都做到了精细化、完善化,特别是有很棒的鼓励机制,注重从流程查问题,鼓励问题上报,对事不对人,帮助留住优秀护理人才。医院规范的培训工作已经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叹为观止!
病房永远都是那么安静:在病房观摩时,看到护理人员的工作是那么井然有序、各司其职、环环相扣。每一个病人不管是治疗还是生活护理,都做得很细,病房永远都是那么的安静,没有嘈杂的声音。
新加坡医院还有IT护士:这次我们了解了新加坡的护士等级制度、人员构成以及排班方法等,很受启发,特别是分工细致,比如医院有专门的IT护士,负责医院内网护理流程的制定,及解决护理扫码系统的各种问题。病房护士根据上班年限和职称分工,穿着不同颜色服装,方便医生及患者在最快时间内找到相应的护士,细节彰显智慧。
授课老师曾经也是护士:给我们授课的一位漂亮的老师也曾经做过新加坡医院的护士,可是她的个人履历怎么那么厉害!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是真正的临床护理专家,丰富的履历让大家又惊讶又佩服。我要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职业规划,向她学习。

“无陪护护理”:原来她们也很忙
“无陪护病房”名不虚传 :新加坡医院的护理人员与我们不同,她们要照顾病人的吃喝拉撒睡等方方面面,还要做入院指导、入院期间各项护理和出院前的健康指导等。在病房,虽然12张病床有3个护理人员管理,但她们对病人的护理无比细致,如病人的物品保管、给病人喂饭、为每个病人洗浴、接尿倒尿、面对不同国家病人提出的要求都尽可能满足等等。我感到她们非常忙碌,并不比我们轻松,同时她们又非常自律、严谨。我们主要是进行治疗层面的护理。以后不能再抱怨忙碌。
真正做到床头交班:有幸跟随带教老师进行交班,感觉她们真正做到了床头交班。老师从患者的生活到治疗,从口服药、饮水量、注射用药到病情变化、大小便,交接了近两个小时,事无巨细。

护理临床观摩,收获满满
临床护理模拟教学收获大:我们跟随老师在病房和模拟示教室学习了很多临床护理操作方法,比如药物配置及分发准备工作、通过管芯更换气管导管、压疮病人的分级和巡视、氧气连接管的流量使用方法、病人的翻身和搬运方法等,还学习了科室的电子化办公系统,真是收获满满!
标识系统很受启发:药品根据医嘱定点定时开箱,超时报警提醒,避免差错;在床尾悬挂超大防跌倒、过敏反应标识,十分醒目;护士穿着发药背心配药,免受干扰;病房门口不同颜色的指示灯提示不同操作;护理表盘提示查房时间,简单明了、提高效率。
特别注重保护病人隐私:护理人员对患者做的每一项治疗,都会用围帘遮挡。就算是护士,不是自己管辖的病人的资料和信息,也绝对不能查看,否则就是犯罪,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重新认识护理的意义:虽然她们的护理工作是非常繁重而琐碎的,因为病人没有家属的陪伴。除了大量的基础护理以外,护士还要配合医生完成很多诊疗性的工作,在自己的班次上把自己主管的病人整理得清爽干净,她们认为“让病人感觉舒适、愉悦”,才是护理的意义所在。

护患沟通:有种醍醐灌顶的体会
护患沟通是一门学术:护患沟通技术不够与专业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一个根本、二个技巧、三个掌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六个方式”、“服务患者时多用‘我’,询问患者信息时多用‘你’”,听了老师的课,有种醍醐灌顶的体会。把握好护患沟通的技巧,可以有效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病人安全,家属满意,医院放心。
一个大拇指拉近护患关系:在医院学习时,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我们的几位带教老师的大拇指始终放在最外面,当遇到问题解决了,老师会立马竖起大拇指说“真好”,这可能是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养成的习惯。这样的一个手势和两个字给病人带去无限的鼓励与支持,同时也拉近了护患关系。
十个字概括沟通技巧:老师讲课时告诉我们,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护患沟通技巧:聆听、同情、歉意、回应、感谢,很受启发。

临床风险管理:重流程,重上报
把流程做到“天衣无缝”:老师讲临床风险管理,一再强调流程的重要性。出现差错以后,首先不是责备人,而是从流程查问题,把这个流程做到天衣无缝,才能降低差错率。从一入院,专业团队就开始评估患者病情并介绍治疗方向,让患者和家属不去盲目追求医疗效果。而“七步风险管理法”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则教给我们具体的方法。
错误上报事无巨细:新加坡医院错误上报的内容从病人感染、跌倒、护士发错药,到天花板掉落、物品丢失等,可以说事无巨细,发现问题马上上报(电脑系统),并立刻分析原因,消除隐患,找出解决的办法。她们的态度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先进设备减少差错发生:院内定位系统、电子药柜发药系统、机器人配药、智慧白板、母婴防盗防错系统、洗手依从性自助检测系统……先进设备与人工相结合,可以提高效率,减少差错。
院感控制让我感叹:在可以利用的墙面、海报、医院巴士站、巴士车上都有各种手卫生的宣传,医院每年还有两次手卫生考试,100分才可以通过;每位新入职的临床员工都会到院感科做口罩型号的测试等等,医院感控工作的专业、严谨、细致和深入,让我感叹!

化疗培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化疗流程管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老师给我们详细讲解了化疗知识及操作流程,从药剂师配药到输注到患者体内以及输注后药物外渗的观察,各个环节衔接紧密严格,输注后多长时间巡视都有会记录,整个工作流程非常流畅,很受启发。此外,化疗药物绝对禁止在病房配置、化疗后代谢期的患者排泄物需要做特殊处理、化疗药物外渗预防胜于治疗等,都值得借鉴。此前,我们的化疗防护做得多么不到位!
震撼,强大的药剂后勤服务系统: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前经过双护士核对、更换化疗药物穿隔离衣等等,保护护士,也提升治疗。最震撼的是强大的药剂后勤服务系统,为护士用药提供全方位协助,有些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
日间化疗门诊值得借鉴:新加坡医院的日间化疗门诊不仅能减轻床位紧张状况,还降低了患者费用,印象深刻,以后肯定也会成为我们发展的趋势。


安宁疗护:让患者有尊严、安详地走
知道了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的真谛:不是用各种治疗手段、各种仪器来挽留患者,不是在患者忍受痛苦时还自以为是地认为我们在帮助他们、解救他们。死亡,也是生命的一段旅程。因而安宁疗护是:用尊重生命的态度,陪伴病人安详地走向人生终点,帮助完成心愿让病人有尊严地、没有遗憾地走,辅导家属重新面对未来的生活。我们仍需努力!
希望安宁疗护在我们医院落地生根:安宁疗护在我们肿瘤医院目前还没有开展。希望我们这17人能起到火种作用,让安宁疗护在我们医院落地生根。

参观医院:颠覆了曾经的想像
感觉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参观医院时感到各种好奇,各种智能设备让我目不暇接,感觉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温馨舒适完善的就医环境,颠覆了我曾经的想像。航空和酒店式的服务理念,让患者在看病等待期间可以逛街购物、喝茶聊天,缓解焦虑情绪。让我印象深刻。
医疗服务和社会生活相融合:医院像公共场所一样,有商场、餐厅、咖啡厅,生活化;社区也有医护服务,护士可以走出医院,上门服务;护理院也可以像幼儿园一样,接受日间老人看护。新加坡的医疗处处体现在大家的社会生活中。
肿瘤专业护理服务做得精细:公立医院的肿瘤门诊专业划分和护理服务做得很精细,私立肿瘤医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远程跨国多学科诊疗的开展,很先进、很高效,还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达芬奇”。
护理院像一个温馨的家:在护理院看到忙碌的护理人员是那样尽心地在为老人服务,这里不像是医院,更像是一个温馨的家!家庭式的布局、老人在这里可以自己做饭,并对老人按病情、自理能力进行区分,不仅在生活照顾方面非常精细、贴心,护理专科也分得很细,有造口、压疮、导管等专业。护理细节充分体现著对患者的尊重、关怀,他们用不同颜色的门帮助老人记住房间号、用不同花色床单让老人识别床位等等,让我们感叹不已。
细节之处体现人文关怀:医院大门处会提供免费轮椅、有专人在门诊门口为下车的病人进行协助、我看到细心的医务人员为独自等待的老人拿毛毯细心盖好、各个门诊科室为了让病人减少奔波和节约时间提供了一站式服务等等,处处都体现出人文关怀。
“伤医”处罚条例保护医护人员安全:我看到著名公立医院每个病区都有“伤医”行为的法律处罚条例,用国家力量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同时,患者有任何情况均会被记录在电脑中,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很强,这也是对自身的保护,值得借鉴。


新加坡医疗体系:优质资源分散, “拦河坝”作用强
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新加坡医疗体系:睿意学院杨锐院长的授课内容生动、层次分明,她从教育、价值观和养老体系等诸多方面进行中新对比,又从新加坡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进行分析,让我们对新加坡这个“亚洲的发达国家”和其独特的医疗体系有了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政府津贴与三级病房、保健账户与3M制度、双轨制的医疗管理与服务体系、双向转诊制度、应对老龄化挑战等经验,为我们拓宽了眼界,提供了新的思路,真的是“拨开云端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