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预测:2022年疫情将结束!新加坡打过疫苗的人,感染后很少有后遗症

2021年10月05日   •   8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防疫措施收紧一周之后,新增病例终于迎来了两天连续下降~

社区病例下降中 (图源:卫生部)

但是抗疫小组组长黄循财说新加坡的疫情可能不止一波,两周后或达5000例,所以大家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

(视频截图:CNA)

很多人迟早都会要得新冠”,部长这句话前天刷屏了。

之所以引起大家震惊和害怕,主要还是怕新冠后遗症,而最近新加坡专家终于针对后遗症表态!

这两天还有多方预测2022年新冠疫情将结束,到底是怎么回事?

病例连降两天,却一日报死亡6例 86%的隔离床位已占满

前天是新加坡总病例连续第6天突破2000起,也是社区病例13天超过1000起。

但是值得欣慰的是,前天的总病例和社区病例,都是连续第二天回落。

2057起新增病例中,客工宿舍占了373例,输入病例占了8例。

仍有430起是年过60岁的年长者,占社区病例的1/4,不到12岁的病例有122起。

新加坡官方呼吁大家不要怕感染新冠,主要是因为现在新加坡疫苗接种率很高,

所以在过去28天出现的3万5017名病例中,有98.1%没有出现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

(视频截图:CNA)

目前共有1337名病患需要住院,在普通病房的人减少了89人。

当中有250名重症病患需要氧气供给(人数增加),35人在加护病房(人数增加)。

重症病患当中,有242人年过60岁。

(图源:卫生部)

所以现在老人群依然值得关注,85%的重症患者都是年过60岁的老人。

尽管总病例下降,新加坡重症和死亡人数依然在增加,这是由于病情发展的滞后性。

《没接种疫苗的老人感染进ICU、死亡风险最大》

前天又报6人因新冠并发症死亡,包括5名男子和1名女子,都是新加坡籍老人,年龄在68岁到91岁之间。

其中四人已经接种疫苗,2人没接种;但其中5人都有固有病症,有一个无固有病症但未接种疫苗。

媒体也统计了从今年5月1日至10月1日,所有ICU和死亡病患的情况。

(以上截图:海峡时报)

发现几率最低的是“50-59岁,已接种疫苗组”,最高的是“80岁以上,未接种疫苗组”。

后者进ICU或死亡的概率是前者的700倍

可以说只要守住老人的健康安全,就能把新加坡的重症率和病死率进一步压低。

政府上周不断呼吁老人接下来4周不要出门,在周末目测初见成效。

在平时老人聚集最多的牛车水大厦、四马路观音堂佛祖庙和大巴窑4巷的小贩中心,老人比平时少了一半。

我们现在出门也可以参考下疫情地图,最新显示较深红色部分在过去三天都属于病例最多的区域:

裕廊西、裕廊河、兀兰、盛港、芽笼、勿洛、淡滨尼。

另外今天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在国会答复议员的询问时也透露,过去三个月本地医院床位的变化:

加护病房病床占用率从26%增加到53%;

隔离床位占用率从58%增加到86%;

社区护理设施的使用率则从10%增加到35%;

网友猜想隔离床位的紧张,可能是新加坡实施居家康复的最大原因。

新加坡首次透露 接种疫苗后的后遗症情况

前天黄循财部长“很多人迟早会得新冠,不用害怕不用羞愧”的言论刷屏。

既然现在新加坡98%以上的感染者都是轻症或无症状,大家害怕的与其说是得新冠,不如说是害怕后遗症。

(图源:DW)

新冠轻症,症状就像流感,几天后能痊愈这个大家都理解。

但是区分新冠和流感的最大区别,就是会有长期症状,也就是俗称的“后遗症”。

(网友留言)

新加坡98%的感染者是轻症/无症状那么他们的后遗症情况到底怎么样?

前天,终于有相关的新闻报道了,结论是新加坡有长期症状的人较少。

《在新加坡很少接种过疫苗的人感染后发展出长期症状》

(图源:海峡时报)

前几天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37%的康复者有不同程度的长期症状,但与未接种疫苗的人相比,接种疫苗的人有长期症状的风险可能减少一半。

新加坡所汇报的情况和英国不太一样

较早之前国家传染病中心NCID的一项研究发现,每10名康复的新冠患者中就有一名未接种疫苗,他们在初次感染6个月后有持续的症状。

国立大学医院(NUH)传染病科的高级顾问Paul Tambyah教授最近接受采访说, 到目前为止,NUH的疫苗接种患者中还没有出现任何长期症状的病例。

(图源:NCID) 而国家传染病中心(NCID)的新加坡传染病临床研究网络负责人Barnaby Young博士说, 新加坡得后遗症的人“有,但很少”

个别病例发展出后遗症的情况有:用力时候呼吸困难、头晕和疲劳,这已经是严重的长期症状了,需要几个月才能恢复。

新加坡有长期症状的人较少是因为在接种疫苗后被感染的人中,严重感染的情况较少, 由此可见接种疫苗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长期症状/后遗症。

(图源:BBC)

另外杨博士也强调,有些“长期症状”不一定意味着对身体的伤害。

可能是因为一个人身体有过度活跃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持续的症状产生。

持续的症状也可能是由于病毒的碎片仍然留在体内,或者是最初对感染的炎症反应的“回声”。

关于这点Tambyah教授表示同意,接种疫苗可能会减少感染第五天后的病毒量,从而减少抗原刺激(能够刺激免疫反应的抗原),所以症状显得轻微。

(示意图)

杨博士还补充说,这种长期症状也会出现在其他传染病中,如流感。

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比较了确诊新冠和患流感的人的长期症状,发现至少42%的新冠患者至少有一个长期症状,而流感组中只有30%

说明流感也有长期症状但几率更低。

杨博士说,感染病毒后长期症状是复杂的,目前全世界对其了解不多,需要更多的研究。

通过专家的描述,看起来我们所惧怕的“后遗症”并非想像中可怕。但是网友认为,既然叫“长期后遗症”,谁也不能预测之后会怎么样。

"在新加坡,很少有新冠感染的疫苗接种者出现长期症状" 长期的: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或将在未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1/2
下一页

555

新加坡16岁“嫖娼”不违法?!揭秘本地色情行业真实收入
2025年05月01日   •   7万次阅读
新加坡12家银行定存利率汇总!存这里最划算!中国用户能开这些银行账户
2025年05月03日   •   6万次阅读
牛车水食肆纷争升级!女店长与店员当街互殴,双双送医一人被调查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GE2025】 “我们拿鸡翅,但送你整只鸡!” 行动党候选人言论引关注
2025年05月01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38岁女子在惹兰勿刹一带,遭两名陌生男子袭击绑起后抢劫
2025年04月29日   •   3万次阅读
卷土重来! “蹭饭女团”讨钱 专挑阿叔下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好凶!女司机抢泊车位 抢赢了还嚣张这么做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三周后的生命重逢!里峇峇利路火灾获救孩童家长泪谢救命客工
2025年04月30日   •   3万次阅读
反对党:婚外情!洗钱!贪污!买不起房!新加坡要沦为乞丐国度!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因澡堂偷拍丑闻!新加坡前外交官抗疫奖章被正式褫夺
2025年04月30日   •   2万次阅读
月台喝水险挨罚 留学生:一口差点喝掉500新币!
2025年04月30日   •   2万次阅读
14 岁少年犯罪 “狂飙”!持枪抢劫、下药盗窃、无证逆行,终入青年改造所
2025年04月30日   •   2万次阅读
邻居难忍异味报警 七旬轮椅叔被发现暴毙家中成腐尸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老字号包子有蟑螂 食客投诉恶心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16岁少女醉酒遭多人性侵,新加坡罕见恶性案件终判刑!
2025年05月05日   •   2万次阅读
【GE2025】滕沛源因美貌受不当关注 工人党吁尊重女性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GE2025】李显龙:外国人煽动种族宗教情绪 触犯新加坡两大禁忌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中央快速公路惊现惨烈车祸!德士电单车相撞,71 岁骑士当场身亡,司机被捕
2025年04月30日   •   2万次阅读
【GE2025】人民行动党党员派竞选传单 遭中年男子吐口水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人民力量党唱红的“左看右看”神曲 意外成了政治新梗被玩嗨
2025年04月30日   •   1万次阅读
冒充假朋友骗走本地人数十万元 五名马国男子被判监罚款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疑似不满被鸣笛 我国男子在新山挥拳打马国男子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砍伤妻子枕边男潜逃12年 男子思念家人返新自首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选民陷入两难:要保住副总理?还是保住反对党?
2025年05月01日   •   1万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