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专家们如何事先知道不可预见的未来。

在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确定的情况下,如此努力地寻找疫苗的优势。
正如许多人已经说过的,预防总是比冒着感染和任何长期疾病的风险好。
50%降重症的特效药来了
多方预测新冠将在2022年结束
最近有很多人在喊新冠将在2022年结束,其中“结束”的含义各不相同!
世卫组织: 结束 = 共存?
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汉斯•克鲁格曾在2月23日表示,新冠大流行将于2022年年初结束。

后来全球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德尔塔变种毒株的袭来,现在世卫组织已经改口, 但他们认为只要公平分配疫苗,还是有望在2022年结束新冠疫情。
根据世卫组织设定的目标,到今年年底全球人口的 40%应接种疫苗,到 2022 年上半年接种人数应达到 70%。

(图源:联合国官网)
现在有了美国、英国、以色列和新加坡的经验,大家都知道新冠疫苗不能防止感染,但是对于防重症有一定的效果。
此时世卫组织依然强调“只要新冠疫苗接种率够高,就能结束新冠疫情”。

这里的”结束“,恐怕指的是通过疫苗接种把重症率和病死率大大降低,从而形成安全共存。
事实上,这几天越来越多国家放弃清零,宣布“共存”:马来西亚、新西兰……


中国: 结束 = 免受困扰 对于新冠疫情“严防死守”的中国也强调很快就可以免受新冠疫情的困扰。

(图源:央视新闻)
前段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现在国内疫情防控整体形势比较乐观。特别是到了三月份春暖花开,疫情会进一步平缓。”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日前更新了微博,他认为上海的经验值得借鉴。

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中,每个城市今后都会发生输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土疫情。
但是像上海,每次都可以做到针对性的防控,没有使其扩大。

(图源:第一财经)
张文宏医生认为,今后是常态化的抗疫,要把防疫做到日常工作,争取正常生活和工作不受影响,日益发展的科技也会让人们免受病毒困扰。
”科技“可能指的是一些新冠药物的进展
药企: 结束 = 有特效药
最近美国生物制药公司默沙东(Merck & Co.)公开表示,默沙东研发的新冠实验性药物可将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住院和死亡率降低一半!
并将在未来几周内寻求FDA的紧急使用授权,这给了全世界希望。
《Molnupiravir,每个人都希望尽快上市的新冠药物》

新冠口服药物“Molnupiravir”治疗轻度至中度新冠患者的三期临床中期数据显示: Molnupiravir治疗组的住院或死亡率为7.3%(28/385); 对照组的住院或死亡率为14.1%(53/377); Molnupiravir降低住院或死亡率50%; 死亡率方面,治疗组没有死亡,对照组有8例死亡。
该研究以775名患有轻度至中度新冠肺炎的成年人为对象,他们都是存在肥胖、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健康问题的高风险人群。

默沙东及其合作伙伴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表示,早期结果表明,在新冠症状出现5天内服用这种名为molnupiravir的药物的患者,其住院率和死亡率大约是服用安慰剂的患者的一半。
这个消息让全世界为之振奋,也得到中国医生的认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主任彭志勇根据默沙东已公布的数据分析:
“新冠肺炎感染者90%都是轻症,那么怎样防止转变为重症,非常重要,可以将病人治疗的关口前移。关键是可以口服,非常便利,不用去医院造成医疗资源挤兑。”
针对Molnupiravir,默沙东预计到2021年底将生产1000万个疗程,预计2022年生产更多剂量,在不同国家会分层定价。
疫苗企业: 结束 = 疫苗+自然免疫
现在特效药Molnupiravir来了,疫苗企业也不甘示弱。

(图源:mint)
根据《彭博社》报道,辉瑞冠病疫苗联合制造商BioNTech SE负责人说,明年需要有新的疫苗配方,对抗冠病病毒的未来突变。

(Stéphane Bancel)
上个月生物制药企业莫德纳CEO Stéphane Bance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不断提升的全球疫苗产能覆蓋需求,新冠疫情有望在一年内结束。
一方面到明年年中应该会有足够的剂量供应地球上每个人接种疫苗。
另一方面在德尔塔变异毒株超强传染性的背景下,那些不接种疫苗的人群最终也会通过感染获得自然免疫。

(图源:CNbeta)
之后,“新冠就会变得越来越像流感”。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的人对于结束的理解不一样。
但是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到了明年新冠应该不会再这样困扰我们了:
因为有疫苗普及、有防重症的特效药、还有自然免疫!
(对中国来说,已摸索到有效防控)
椰友们,你们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