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專家們如何事先知道不可預見的未來。

在沒有足夠的時間來確定的情況下,如此努力地尋找疫苗的優勢。
正如許多人已經說過的,預防總是比冒著感染和任何長期疾病的風險好。
50%降重症的特效藥來了
多方預測新冠將在2022年結束
最近有很多人在喊新冠將在2022年結束,其中「結束」的含義各不相同!
世衛組織: 結束 = 共存?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主任漢斯•克魯格曾在2月23日表示,新冠大流行將於2022年年初結束。

後來全球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德爾塔變種毒株的襲來,現在世衛組織已經改口, 但他們認為只要公平分配疫苗,還是有望在2022年結束新冠疫情。
根據世衛組織設定的目標,到今年年底全球人口的 40%應接種疫苗,到 2022 年上半年接種人數應達到 70%。

(圖源:聯合國官網)
現在有了美國、英國、以色列和新加坡的經驗,大家都知道新冠疫苗不能防止感染,但是對於防重症有一定的效果。
此時世衛組織依然強調「只要新冠疫苗接種率夠高,就能結束新冠疫情」。

這裡的」結束「,恐怕指的是通過疫苗接種把重症率和病死率大大降低,從而形成安全共存。
事實上,這幾天越來越多國家放棄清零,宣布「共存」:馬來西亞、紐西蘭……


中國: 結束 = 免受困擾 對於新冠疫情「嚴防死守」的中國也強調很快就可以免受新冠疫情的困擾。

(圖源:央視新聞)
前段時間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現在國內疫情防控整體形勢比較樂觀。特別是到了三月份春暖花開,疫情會進一步平緩。」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日前更新了微博,他認為上海的經驗值得借鑑。

在常態化的疫情防控中,每個城市今後都會發生輸入性病例引起的本土疫情。
但是像上海,每次都可以做到針對性的防控,沒有使其擴大。

(圖源:第一財經)
張文宏醫生認為,今後是常態化的抗疫,要把防疫做到日常工作,爭取正常生活和工作不受影響,日益發展的科技也會讓人們免受病毒困擾。
」科技「可能指的是一些新冠藥物的進展
藥企: 結束 = 有特效藥
最近美國生物製藥公司默沙東(Merck & Co.)公開表示,默沙東研發的新冠實驗性藥物可將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住院和死亡率降低一半!
並將在未來幾周內尋求FDA的緊急使用授權,這給了全世界希望。
《Molnupiravir,每個人都希望儘快上市的新冠藥物》

新冠口服藥物「Molnupiravir」治療輕度至中度新冠患者的三期臨床中期數據顯示: Molnupiravir治療組的住院或死亡率為7.3%(28/385); 對照組的住院或死亡率為14.1%(53/377); Molnupiravir降低住院或死亡率50%; 死亡率方面,治療組沒有死亡,對照組有8例死亡。
該研究以775名患有輕度至中度新冠肺炎的成年人為對象,他們都是存在肥胖、糖尿病或心臟病等健康問題的高風險人群。

默沙東及其合作夥伴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表示,早期結果表明,在新冠症狀出現5天內服用這種名為molnupiravir的藥物的患者,其住院率和死亡率大約是服用安慰劑的患者的一半。
這個消息讓全世界為之振奮,也得到中國醫生的認可。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監護室(ICU)主任彭志勇根據默沙東已公布的數據分析:
「新冠肺炎感染者90%都是輕症,那麼怎樣防止轉變為重症,非常重要,可以將病人治療的關口前移。關鍵是可以口服,非常便利,不用去醫院造成醫療資源擠兌。」
針對Molnupiravir,默沙東預計到2021年底將生產1000萬個療程,預計2022年生產更多劑量,在不同國家會分層定價。
疫苗企業: 結束 = 疫苗+自然免疫
現在特效藥Molnupiravir來了,疫苗企業也不甘示弱。

(圖源:mint)
根據《彭博社》報道,輝瑞冠病疫苗聯合製造商BioNTech SE負責人說,明年需要有新的疫苗配方,對抗冠病病毒的未來突變。

(Stéphane Bancel)
上個月生物製藥企業莫德納CEO Stéphane Bancel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隨著不斷提升的全球疫苗產能覆蓋需求,新冠疫情有望在一年內結束。
一方面到明年年中應該會有足夠的劑量供應地球上每個人接種疫苗。
另一方面在德爾塔變異毒株超強傳染性的背景下,那些不接種疫苗的人群最終也會通過感染獲得自然免疫。

(圖源:CNbeta)
之後,「新冠就會變得越來越像流感」。
綜上所述,不同國家的人對於結束的理解不一樣。
但是大家都不約而同地認為,到了明年新冠應該不會再這樣困擾我們了:
因為有疫苗普及、有防重症的特效藥、還有自然免疫!
(對中國來說,已摸索到有效防控)
椰友們,你們怎麼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