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刹人潮锐减生意减半 商联总会设法注入活力

随着防疫措施放宽,多个本地巴刹出现人潮锐减的情况,不少摊贩反应生意跌至疫情前的不到一半。全国商联总会小贩部委员会因此展开讨论,希望通过自动贩卖机和筹办活动等方式提升巴刹的竞争力。
早上9点钟高峰时段,中峇鲁巴刹却冷冷清清。为了节省开支,259个摊位当中,有约20个选择在星期三或四少做一天生意。
摊主梁鉴泉说:“没有办法咯,现在缩短,好像说一个礼拜做五天这样,不做多,因为有些(货)你看,你买了也是剩下一大堆,根本都是不赚钱的。”
摊主锺玛莉说:“不是我一个,全巴刹人都呱呱叫很差,因为每个人不煮了,叫Grab外送服务什么的,懒得煮啦。”
摊主孔燕贞说:“以前星期六、星期天这里水泄不通的,现在你看大眼看小眼,小眼看大眼。”
文庆路上段巴刹多数摊位前也门可罗雀。商联会主席透露,近年来就有约15家经营数十年的摊位易主,他担心没有年轻人光顾,巴刹文化会逐渐消失。
文庆路上段巴刹与熟食中心商联会主席邓福祥说:“我有个希望,就是有关方面能够帮忙这个巴刹,让它起死回生,让年轻的一代知道,这个是你们很熟悉的地方,不要让它没落了。”
全国商联总会小贩部委员会得知情况后,从几个月前开始召开会议、构思点子,包括举办活动和打造更整洁的摊位等,希望为巴刹重新注入生机。
全国商联总会小贩部主席刘福记说:“摊贩们年纪也大了,你叫他做整天也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们在想有些顾客可以预先购买,订了之后,我们把这些人家订了的食物放在自动贩卖机,顾客只要来拿就可以了。”
刘主席也表示,这些点子要落实在全国的湿巴刹需要一些时间策划,不过他们计划在明年6月之前,抢先在一两个湿巴刹进行试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