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加坡强制饮料分级的事情刷屏中国互联网!

椰子实拍
从2022年12月30日开始,新加坡所有饮料都要贴标,如上图所示的ABCD等级。
按照饮品中糖和饱和脂肪的含量从高到低进行分级,依次为D>C>B>A。即D级最高,A级的糖分和饱和脂肪含量限值最低。

现在新加坡市面大多数饮品都有分级标识,一直到近期,突然涌现很多小伙伴@椰子问: “帮我看看我喝的饮料是几级的?”
因为新加坡市场上也有不少中国饮料,不知道今天椰子介绍的这一波,有你手中正在喝的吗?
揭开含糖真相?给所有饮品分级 新加坡为什么要这么做?
先来简单说下新加坡是怎么给饮料划分等级的—— 按照糖和饱和脂肪的含量分级,其标准是根据Nutri-Grade规定来实行。即按照每100毫升液体中的糖分和饱和脂肪含量来判定,A级含糖量最低,相比之下算是最健康的,而D级含糖量最高。

图源:healthhub
同时,在饮品瓶身上贴上显眼的“红绿灯”标志,让人一眼就能看出糖分含量。
所以,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含糖量的等级。

图源:网络
目前超市的瓶装、盒装、袋装饮品多数都强制贴上了标签,如果有不想贴标的,那就对不起了,该商品只能从超市下架。
此外只有A、B这两种较健康等级的饮料可选择不贴标,但C跟D两种非贴不可。
根据新加坡食品条例,饮料所贴营养等级标签将由生产商、进口商或分销商负责。
一旦触犯条例,初犯处罚低于1000新元罚款,重犯处罚不超过2000新元的罚款。
所以基本大多数能看到的饮料都有贴标,包括很多中国饮料,它们的等级如下👇

来源:网友整理
目前,不仅新加坡超市线下超市的饮料贴了标,就连线上售卖都需要设置明显标识。

Nescafe三合一原味
B级

可口可乐迷你罐
D级

Nescafe原味
A级

美禄
B级

维他奶-哈密瓜味
C级

维他奶-巧克力味
C级

超市自营纯牛奶
C级

Indocafe三合一咖啡
C级

Ribena黑加仑
C级

美禄饮品
B级

Pokka冰柠檬茶
C级

Marigold100%苹果汁
D级

Yeo's菊花茶 少糖版
B级

Nescafe速溶咖啡 Kopi-O
B级

F&N纯净水
A级

Sunkist果汁
C级

Cafe21二合一即冲咖啡
C级

星巴克胶囊咖啡
A级

UFC杏仁牛奶
A级

Pocari瓶装饮料
C级

UFC100%天然椰子水
B级

Abbott盒装牛奶
C级
100%的果汁是D级,国民饮料美禄是B级。

椰子实拍
事实上,不仅是超市的饮品要分级,就连咖啡厅等店的现泡饮品也即将要贴标签,该消息还曾一度在国内火上热搜第一。

根据卫生部长王乙康曾经公布的消息,从今年年底开始,新加坡咖啡店等商家制作的现泡饮品,需要在菜单上也要贴上营养等级标签(Nutri-Grade)。
其中糖分和反式脂肪含量太高的饮品,将禁止广告宣传。
这里的宣传,包括电视平台、网络媒体,以及线下的巴士站广告牌和报纸杂志。

图源:fozl
新加坡之所以要强硬地要求Nutri-Grade制度,只为了一个理由,那就是控糖!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新加坡20-79岁的群体中,有11.6%的人患有糖尿病。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而糖尿病患者的医疗开销,占新加坡国家卫生部总支出的11%,给财政带来不小的负担。

图源:网络
因此,新加坡痛定思痛,相当重视这个问题。
新加坡政府希望在执行营养等级制度后,大家能一眼看清饮品的含糖程度后,能自发少购买高糖饮品,反向促进企业整改配方,降低饮品糖度。
在椰子告知粉丝中国饮料在新加坡的含糖分级后,椰粉立即发圈👇

另一部分网友得知自己喝的都是D极饮料后,直接表示:D就D,无所畏~

还有人开玩笑,D是每天都要喝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