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加坡強制飲料分級的事情刷屏中國網際網路!

椰子實拍
從2022年12月30日開始,新加坡所有飲料都要貼標,如上圖所示的ABCD等級。
按照飲品中糖和飽和脂肪的含量從高到低進行分級,依次為D>C>B>A。即D級最高,A級的糖分和飽和脂肪含量限值最低。

現在新加坡市面大多數飲品都有分級標識,一直到近期,突然湧現很多小夥伴@椰子問: 「幫我看看我喝的飲料是幾級的?」
因為新加坡市場上也有不少中國飲料,不知道今天椰子介紹的這一波,有你手中正在喝的嗎?
揭開含糖真相?給所有飲品分級 新加坡為什麼要這麼做?
先來簡單說下新加坡是怎麼給飲料劃分等級的—— 按照糖和飽和脂肪的含量分級,其標準是根據Nutri-Grade規定來實行。即按照每100毫升液體中的糖分和飽和脂肪含量來判定,A級含糖量最低,相比之下算是最健康的,而D級含糖量最高。

圖源:healthhub
同時,在飲品瓶身上貼上顯眼的「紅綠燈」標誌,讓人一眼就能看出糖分含量。
所以,也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個含糖量的等級。

圖源:網絡
目前超市的瓶裝、盒裝、袋裝飲品多數都強制貼上了標籤,如果有不想貼標的,那就對不起了,該商品只能從超市下架。
此外只有A、B這兩種較健康等級的飲料可選擇不貼標,但C跟D兩種非貼不可。
根據新加坡食品條例,飲料所貼營養等級標籤將由生產商、進口商或分銷商負責。
一旦觸犯條例,初犯處罰低於1000新元罰款,重犯處罰不超過2000新元的罰款。
所以基本大多數能看到的飲料都有貼標,包括很多中國飲料,它們的等級如下👇

來源:網友整理
目前,不僅新加坡超市線下超市的飲料貼了標,就連線上售賣都需要設置明顯標識。

Nescafe三合一原味
B級

可口可樂迷你罐
D級

Nescafe原味
A級

美祿
B級

維他奶-哈密瓜味
C級

維他奶-巧克力味
C級

超市自營純牛奶
C級

Indocafe三合一咖啡
C級

Ribena黑加侖
C級

美祿飲品
B級

Pokka冰檸檬茶
C級

Marigold100%蘋果汁
D級

Yeo's菊花茶 少糖版
B級

Nescafe速溶咖啡 Kopi-O
B級

F&N純凈水
A級

Sunkist果汁
C級

Cafe21二合一即沖咖啡
C級

星巴克膠囊咖啡
A級

UFC杏仁牛奶
A級

Pocari瓶裝飲料
C級

UFC100%天然椰子水
B級

Abbott盒裝牛奶
C級
100%的果汁是D級,國民飲料美祿是B級。

椰子實拍
事實上,不僅是超市的飲品要分級,就連咖啡廳等店的現泡飲品也即將要貼標籤,該消息還曾一度在國內火上熱搜第一。

根據衛生部長王乙康曾經公布的消息,從今年年底開始,新加坡咖啡店等商家製作的現泡飲品,需要在菜單上也要貼上營養等級標籤(Nutri-Grade)。
其中糖分和反式脂肪含量太高的飲品,將禁止廣告宣傳。
這裡的宣傳,包括電視平台、網絡媒體,以及線下的巴士站廣告牌和報紙雜誌。

圖源:fozl
新加坡之所以要強硬地要求Nutri-Grade制度,只為了一個理由,那就是控糖!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新加坡20-79歲的群體中,有11.6%的人患有糖尿病。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而糖尿病患者的醫療開銷,占新加坡國家衛生部總支出的11%,給財政帶來不小的負擔。

圖源:網絡
因此,新加坡痛定思痛,相當重視這個問題。
新加坡政府希望在執行營養等級制度後,大家能一眼看清飲品的含糖程度後,能自發少購買高糖飲品,反向促進企業整改配方,降低飲品糖度。
在椰子告知粉絲中國飲料在新加坡的含糖分級後,椰粉立即發圈👇

另一部分網友得知自己喝的都是D極飲料後,直接表示:D就D,無所畏~

還有人開玩笑,D是每天都要喝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