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本地的一些奇葩规定,那可是真不少。本地有家餐厅推出“儿童吵闹附加费”,你怎么看?
越来越多顾客投诉孩童吵闹,本地一家餐馆出招,如果孩子尖叫或不受控制,家长就要缴付10元附加费。

这个做法一出,就在网上引起热议。
这家位于欧南路,他们实施这项条规之前,每个星期都会有顾客投诉其他顾客的孩子。
餐馆在大约一个月前开始“刻意”通知顾客,他们的孩子若是尖叫或不受控制,他们就得缴付附加费,“99%的客人”都非常尊重且理解这项条规。
业者表示,自从他们这么做,相关投诉已经有所减少。
“我们的大多数客人都理解,此条规是出于好意,并赞赏我们为使每个人,而不仅仅是少数人获得愉快的用餐体验所做的努力。”
业者坦言,确实有家长反对他们这么做,但从餐馆的角度来看,这项条规有助于遏制一些食客“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并鼓励所有食客互相尊重,让彼此享有舒适的用餐氛围,进而达致双赢局面。
“我们寻求家长和看护者的善意理解,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照顾他们的孩子,因为我们的目标是为顾客提供愉快和难忘的用餐体验。”
不过规定是规定,尽管儿童在就餐时吵闹确实会滋扰餐馆内其他顾客,但为免得罪食客影响生意,多数餐饮业者并不会考虑征收带有惩罚意味的附加费。
如果真出现小孩吵闹的情况,他们通常都会任由孩子继续不受控制,顶多是友善地提醒顾客降低他们的噪音,或者让其他的顾客坐在距离远一点的位子。

这家位于欧南路的餐厅也表示目前未向任何顾客征收这项费用。
而民众对这项规定意见不一;一些人认为这项举动非常不合理,并认为餐馆要么就欢迎儿童和家庭一起用餐,要么就施加年龄限制,禁止儿童进入。
不过,也有网民对这项措施表示认同,并认为父母有责任确保孩子不在公共场所造成骚扰。
大多数的餐馆都认为,面对吵闹的儿童,他们其实无能为力。
理论上来说,家长应该管教吵闹的儿童,而不是由餐馆来教训。对于吵闹的儿童,餐馆能做的有限。不过餐馆一般会尽量让家庭坐在露天用餐区,或者让受影响的顾客做得远一点。

其实说到底,餐馆并不会向顾客征收附加费,因为这样可能导致客人流失。也有一些会避开这样的餐馆,他们不会想要支付这笔附加费。
也有餐饮业者认为,餐厅有权利征收附加费,这跟夜店施加年龄限制和穿着规定是一样的道理。
这问题除了和儿童有关,也关系到遵守规则。就像你到别人的房子一样,你必须遵守这个人所设定的规则。
餐馆有设定规定的权力,而顾客也不必因此而感觉被冒犯,因为目标并不是他们。
除了儿童吵闹附加费,新加坡还有什么我们熟知或者不知的附加费呢?
服务附加费
在新加坡到餐厅用餐,是需要缴纳10%的服务附加费的。
但其实,很多餐厅已经不提供带位服务,食客用自己的手机点餐、付费,餐具、冰水、酱料全都是食客自己去取。剩下所谓的餐馆提供的服务,仅仅是侍应生端菜上桌而已。
但就是这样,也是需要支付10%服务费的。
打包额外收费
说到小贩中心,多年以前一开始也有提供端菜服务,后来逐渐由食客自助取代,现在连碗盘都要食客自己归还,但小贩所要付的碗盘收取费用却不见减低。
如果在小贩中心打包食物,一般会收取2毛的打包费。“打包多收两毛钱”已是不成文规定,大的器皿会收更多钱。

有的网民表示,几分钱成本的一个器皿收取两毛钱费用,器皿本身难道不该是外带服务的一部分吗,不然要拿什么来装食物?
计程车附加费
计程车是另一个经常增添附加费的服务行业,一般来说有午夜时段附加费,高峰附加费和机场搭乘附加费等,一般在3-10元不等。

其实d说到底,附加费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些小钱,但积少能成多,新加坡为什么贵,或许从小细节出就能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