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本地的一些奇葩規定,那可是真不少。本地有家餐廳推出「兒童吵鬧附加費」,你怎麼看?
越來越多顧客投訴孩童吵鬧,本地一家餐館出招,如果孩子尖叫或不受控制,家長就要繳付10元附加費。

這個做法一出,就在網上引起熱議。
這家位於歐南路,他們實施這項條規之前,每個星期都會有顧客投訴其他顧客的孩子。
餐館在大約一個月前開始「刻意」通知顧客,他們的孩子若是尖叫或不受控制,他們就得繳付附加費,「99%的客人」都非常尊重且理解這項條規。
業者表示,自從他們這麼做,相關投訴已經有所減少。
「我們的大多數客人都理解,此條規是出於好意,並讚賞我們為使每個人,而不僅僅是少數人獲得愉快的用餐體驗所做的努力。」
業者坦言,確實有家長反對他們這麼做,但從餐館的角度來看,這項條規有助於遏制一些食客「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並鼓勵所有食客互相尊重,讓彼此享有舒適的用餐氛圍,進而達致雙贏局面。
「我們尋求家長和看護者的善意理解,採取必要的措施來照顧他們的孩子,因為我們的目標是為顧客提供愉快和難忘的用餐體驗。」
不過規定是規定,儘管兒童在就餐時吵鬧確實會滋擾餐館內其他顧客,但為免得罪食客影響生意,多數餐飲業者並不會考慮徵收帶有懲罰意味的附加費。
如果真出現小孩吵鬧的情況,他們通常都會任由孩子繼續不受控制,頂多是友善地提醒顧客降低他們的噪音,或者讓其他的顧客坐在距離遠一點的位子。

這家位於歐南路的餐廳也表示目前未向任何顧客徵收這項費用。
而民眾對這項規定意見不一;一些人認為這項舉動非常不合理,並認為餐館要麼就歡迎兒童和家庭一起用餐,要麼就施加年齡限制,禁止兒童進入。
不過,也有網民對這項措施表示認同,並認為父母有責任確保孩子不在公共場所造成騷擾。
大多數的餐館都認為,面對吵鬧的兒童,他們其實無能為力。
理論上來說,家長應該管教吵鬧的兒童,而不是由餐館來教訓。對於吵鬧的兒童,餐館能做的有限。不過餐館一般會儘量讓家庭坐在露天用餐區,或者讓受影響的顧客做得遠一點。

其實說到底,餐館並不會向顧客徵收附加費,因為這樣可能導致客人流失。也有一些會避開這樣的餐館,他們不會想要支付這筆附加費。
也有餐飲業者認為,餐廳有權利徵收附加費,這跟夜店施加年齡限制和穿著規定是一樣的道理。
這問題除了和兒童有關,也關係到遵守規則。就像你到別人的房子一樣,你必須遵守這個人所設定的規則。
餐館有設定規定的權力,而顧客也不必因此而感覺被冒犯,因為目標並不是他們。
除了兒童吵鬧附加費,新加坡還有什麼我們熟知或者不知的附加費呢?
服務附加費
在新加坡到餐廳用餐,是需要繳納10%的服務附加費的。
但其實,很多餐廳已經不提供帶位服務,食客用自己的手機點餐、付費,餐具、冰水、醬料全都是食客自己去取。剩下所謂的餐館提供的服務,僅僅是侍應生端菜上桌而已。
但就是這樣,也是需要支付10%服務費的。
打包額外收費
說到小販中心,多年以前一開始也有提供端菜服務,後來逐漸由食客自助取代,現在連碗盤都要食客自己歸還,但小販所要付的碗盤收取費用卻不見減低。
如果在小販中心打包食物,一般會收取2毛的打包費。「打包多收兩毛錢」已是不成文規定,大的器皿會收更多錢。

有的網民表示,幾分錢成本的一個器皿收取兩毛錢費用,器皿本身難道不該是外帶服務的一部分嗎,不然要拿什麼來裝食物?
計程車附加費
計程車是另一個經常增添附加費的服務行業,一般來說有午夜時段附加費,高峰附加費和機場搭乘附加費等,一般在3-10元不等。

其實d說到底,附加費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些小錢,但積少能成多,新加坡為什麼貴,或許從小細節出就能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