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历时 12 年的大规模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带来令人振奋的消息:经济实惠的阿司匹林在降低特定类型结直肠癌复发率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为全球癌症治疗领域注入新的希望。

这一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试验由新加坡临床学家主导,吸引了来自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和韩国等 11 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 1500 名病患参与。
研究结果已于今年 1 月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论文杂志《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病学》在线版,并被选为 3 月印刷版的封面文章,引发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结直肠癌作为新加坡第二大癌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对于患上第二期高危或更严重结直肠癌的患者而言,首三年的复发风险平均高达五成,一旦多处复发,存活率通常不超过三年。长期以来,结直肠癌病患在切除患癌部位后,一直缺乏理想的降低复发风险的治疗方法。
随着抗癌药物价格不断攀升,寻找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案成为医学界的当务之急,阿司匹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了研究视野。
试验结果显示,对于特定类型的结直肠癌患者,阿司匹林展现出惊人的效果,能使复发风险降低至 50% 以下。
即便对于一般结直肠癌患者,部分病患服用阿司匹林后,复发率也有小幅度降低。更值得一提的是,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不会引发胃溃疡等副作用,病患对其耐受性良好。

负责该试验的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副总裁(策略协作)杜汉忠教授表示,阿司匹林此前已被证实能减少健康者体内的结肠息肉,降低转化为结直肠癌的风险,美国的临床试验也表明其能降低林奇综合征患者的结肠癌发病率。
然而,关于阿司匹林降低结直肠癌患者复发风险的研究相对较少。 巧合的是,今年 1 月北欧一项针对 PIK3CA 突变型结直肠癌患者的三期临床研究发布了积极成果,这类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三年后,复发率显著降低至少 50%。
在西方结直肠癌病患中,平均有一两成属于 PIK3CA 突变型,而亚洲人的占比更高。杜汉忠教授透露,研究团队已针对带有 PIK3CA 突变等特定生物标记的结直肠癌病患展开靶向分析,以确定北欧的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亚洲人。
目前,本地一些医院已具备检测病患是否属于 PIK3CA 突变的能力。
另一主要研究成员谢惠光医生指出,确定阿司匹林在治疗既定癌症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因其经济实惠,未来极有可能成为最具成本效益的癌症治疗方法。
这一研究成果无疑为结直肠癌治疗开辟了新的路径,有望让更多患者受益于这一简单而有效的药物,为全球抗癌事业带来新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