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新加坡的零死亡记录
在今天被打破
有两个患者因新冠病毒死亡!

新加坡卫生部长颜金勇公布死亡病例
“我知道新加坡人们
会对此感到担心和焦虑
但我们必须鼓起勇气
不要臣服于恐惧”
近期病例情况,2人死亡
截止到(3月20日)
新加坡总计确诊人数达385人
新增出院人数7人
至今已有131例新冠肺炎患者
痊愈出院

来源:upcode
留院治疗的有254人
另外还有16人
尚在重症病房中
而今天!
新增两例死亡!
这两名死亡病例
也属于新冠病毒的“高危人群”
年龄都在50以上
本身有其他疾病
我们先来看下
这两名患者的资料
都是在今天早上因为
感染新冠病毒去世
病例一
其中一个死亡病例
是75岁女性新加坡公民
她是确诊的第90例
属于新加坡基督生命堂感染群
近期也没有任何
受疫情影响的国家或地区

来源:狮城椰子自制图表
她在2月9日的时候
就已经出现症状
但一直到2月23日
她才去国家传染病中心检查
当天就确诊了
之后的情况恶化
已经在重症病房待了26天
她本身还患有
慢性心脏病和高血压
最后在今早7点50分过世

来源:moh | 卫生部死亡声明
病例二
另一名病例
是64岁的男性印尼公民
他是第212病例
他在3月9日时
就已经出现一系列症状
但是当时他在印尼
被诊断为肺炎入住当地医院
后来在3月13日
他到达新加坡后就接受测试
当天立即确诊

来源:狮城椰子自制图表
但他在确诊时
情况就已不算乐观
本身有心脏病历史
13日以后就一直待在重症病房
后来情况恶化
直到今天早上10点15分过世
李显龙总理
也在FB上向过世患者
表示自己的哀悼
不过他也说明了
接下去还可能会有
更多的死亡病例出现

来源:李显龙面簿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病例
需要重症监护的病人
也会因此越来越多
我们要做好可能会
失去更多(生命)准备”
新加坡高龄患者比重
在目前的确诊病例中
高龄人士比重不少
51岁至60岁
女性 29人,男性 43人
61岁至70岁
女性 28人,男性 34人
71岁至80岁
女性 8人,男性 10人
81岁以上
女性 1人,男性2人

来源:upcode
也就是说
年长者总计有155人
占了总确诊人数的
4成多一点
当局仍然在追踪
那些密切接触者
现已确定有7065人
其中2437人正在接受隔离
4628人结束隔离期
新加坡抗疫情最新规定:
保持距离
新加坡一波细节规定来了!

来源:AFP
买东西/吃饭/排队隔一米
接下来食阁、零售店
和各娱乐场所等
想做好生意
也得进入“抗疫模式”了
根据最新规定
商家们要确保公众彼此
保持一米距离
商家方面可以在地板上标记出
顾客排队时应保持的距离
另外固定椅子上也可作出记号
来提醒不相识的顾客分开坐

来源:ST
如果没有照规定做
商家面临的可能是警告、罚款
甚至是被吊销执照等
不过就参照这两天
上街看到的情况

来源:ST
可以说能在“保持距离”
这方面做的如此优秀的国家
除了小坡也没谁了
比如说到NTUC买东西

来源:ST
到麦当劳点单
都分出区域内和区域外了

来源:head topics
电梯的“安全距离”
也是不能放松

来源:victor fong
买4D和TOTO的队伍
也是得保持一米距离

来源:shawn ambrose
想办什么事情
排个队,间隔还是1米

来源:何晶面簿
柜台操作
目测隔一臂是最起码的

来源:ST
出门吃个饭
食阁的椅子都有标志
坐中间就好了

来源:ST
取餐口也给划分好了

到电影院看电影选座位
也是得错位
观看小朋友表演

来源:ST
召开新闻发布会时
台上平行隔1米
台下错位相隔

所以说总结起来
排队

来源:ST
饭桌吃饭

来源:ST
聊天

来源:ST
大家最好
相互保持1米距离
能错开就错开
不接触不交互估计就能
达到政府的预期效果
相信这种情况下
想要发生感染也是很困难

来源:stuff
所有超过250人聚会取消
即日起生效
有效期至6月30日





来源:gov.sg
昨天政府已宣布
把应取消活动的范围
扩大到所有至少250人的活动
包括婚礼和宗教仪式
而少过250人的活动
也能照常进行
但主办方得确保
参与者之间隔着至少一米的距离
同时也得收集
他们的联络方式以便追查
卫生部强烈建议在家办公
或错开上下班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