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新加坡的零死亡記錄
在今天被打破
有兩個患者因新冠病毒死亡!

新加坡衛生部長顏金勇公布死亡病例
「我知道新加坡人們
會對此感到擔心和焦慮
但我們必須鼓起勇氣
不要臣服於恐懼」
近期病例情況,2人死亡
截止到(3月20日)
新加坡總計確診人數達385人
新增出院人數7人
至今已有131例新冠肺炎患者
痊癒出院

來源:upcode
留院治療的有254人
另外還有16人
尚在重症病房中
而今天!
新增兩例死亡!
這兩名死亡病例
也屬於新冠病毒的「高危人群」
年齡都在50以上
本身有其他疾病
我們先來看下
這兩名患者的資料
都是在今天早上因為
感染新冠病毒去世
病例一
其中一個死亡病例
是75歲女性新加坡公民
她是確診的第90例
屬於新加坡基督生命堂感染群
近期也沒有任何
受疫情影響的國家或地區

來源:獅城椰子自製圖表
她在2月9日的時候
就已經出現症狀
但一直到2月23日
她才去國家傳染病中心檢查
當天就確診了
之後的情況惡化
已經在重症病房待了26天
她本身還患有
慢性心臟病和高血壓
最後在今早7點50分過世

來源:moh | 衛生部死亡聲明
病例二
另一名病例
是64歲的男性印尼公民
他是第212病例
他在3月9日時
就已經出現一系列症狀
但是當時他在印尼
被診斷為肺炎入住當地醫院
後來在3月13日
他到達新加坡後就接受測試
當天立即確診

來源:獅城椰子自製圖表
但他在確診時
情況就已不算樂觀
本身有心臟病歷史
13日以後就一直待在重症病房
後來情況惡化
直到今天早上10點15分過世
李顯龍總理
也在FB上向過世患者
表示自己的哀悼
不過他也說明了
接下去還可能會有
更多的死亡病例出現

來源:李顯龍面簿
「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病例
需要重症監護的病人
也會因此越來越多
我們要做好可能會
失去更多(生命)準備」
新加坡高齡患者比重
在目前的確診病例中
高齡人士比重不少
51歲至60歲
女性 29人,男性 43人
61歲至70歲
女性 28人,男性 34人
71歲至80歲
女性 8人,男性 10人
81歲以上
女性 1人,男性2人

來源:upcode
也就是說
年長者總計有155人
占了總確診人數的
4成多一點
當局仍然在追蹤
那些密切接觸者
現已確定有7065人
其中2437人正在接受隔離
4628人結束隔離期
新加坡抗疫情最新規定:
保持距離
新加坡一波細節規定來了!

來源:AFP
買東西/吃飯/排隊隔一米
接下來食閣、零售店
和各娛樂場所等
想做好生意
也得進入「抗疫模式」了
根據最新規定
商家們要確保公眾彼此
保持一米距離
商家方面可以在地板上標記出
顧客排隊時應保持的距離
另外固定椅子上也可作出記號
來提醒不相識的顧客分開坐

來源:ST
如果沒有照規定做
商家面臨的可能是警告、罰款
甚至是被吊銷執照等
不過就參照這兩天
上街看到的情況

來源:ST
可以說能在「保持距離」
這方面做的如此優秀的國家
除了小坡也沒誰了
比如說到NTUC買東西

來源:ST
到麥當勞點單
都分出區域內和區域外了

來源:head topics
電梯的「安全距離」
也是不能放鬆

來源:victor fong
買4D和TOTO的隊伍
也是得保持一米距離

來源:shawn ambrose
想辦什麼事情
排個隊,間隔還是1米

來源:何晶面簿
櫃檯操作
目測隔一臂是最起碼的

來源:ST
出門吃個飯
食閣的椅子都有標誌
坐中間就好了

來源:ST
取餐口也給劃分好了

到電影院看電影選座位
也是得錯位
觀看小朋友表演

來源:ST
召開新聞發布會時
台上平行隔1米
台下錯位相隔

所以說總結起來
排隊

來源:ST
飯桌吃飯

來源:ST
聊天

來源:ST
大家最好
相互保持1米距離
能錯開就錯開
不接觸不交互估計就能
達到政府的預期效果
相信這種情況下
想要發生感染也是很困難

來源:stuff
所有超過250人聚會取消
即日起生效
有效期至6月30日





來源:gov.sg
昨天政府已宣布
把應取消活動的範圍
擴大到所有至少250人的活動
包括婚禮和宗教儀式
而少過250人的活動
也能照常進行
但主辦方得確保
參與者之間隔著至少一米的距離
同時也得收集
他們的聯絡方式以便追查
衛生部強烈建議在家辦公
或錯開上下班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