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在后台问小文:
“
在新加坡是不是
工作了就能买得起房子?
”
原来,是有大V在转发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说过的这番话
“只要你有工作,不需要担心买房”

*图源:微博 价值投资日志
这短短一句话可谓
霸气侧漏,信息量超级大
这么魔幻的一句许诺
被网友纷纷转发,留言



赞叹声不绝



要知道,以往称叹新加坡
总有人来diss小岛的 先天缺点
比如,这岛小的好像“一个县”
太热了,没资源没土地...
这却是一个少有的没人diss的帖
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
让“扛精”都沉默了!

“
真的能做到吗?
”
1
新加坡,许下承诺
这段话,是在一次访谈节目中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语出惊人


主持人问:听说新加坡年轻人毕业后月薪4000新币,就买得起组屋,是吗?
李显龙:可以开始买组屋,并且贷款可以通过他们的公积金每个月还,逐步还。
如果你月薪四千块钱,就是夫妇两个人加起来四千块钱,这个四千块钱很普通的,你可以买四房室的组屋,这个是我们的政策,并且是可以做得到的。
所以新加坡公民其实不需要担忧,因为我们确保只要你有工作,基本上你应该可以买到屋子的。

别说是访谈节目了
就算是群众大会上也这么
做出过承诺
“政府将保证每个有工作的
新加坡家庭都能
负担得起他们的住家”

报道来源:联合早报
月收入
1000新币的家庭
买得起二房式组屋
2000新币的家庭买得起三房式组屋
4000新币的家庭买得起四房式组屋
精确到人群,精准到收入
这,不光是承诺
也是 决心和勇气!

“军令状”即出,新加坡做到了吗?
有一件事是明确的
那就是——新加坡曾做到过!
咱们先来看看
人人买得起房子在新加坡
到底有多难?
2
人人买的起房
在新加坡有多难?
新加坡的土地不值钱吗?
错,寸土寸金!
新加坡寸土,感受下...
新加坡是城市国家
国土面积仅仅721平方公里
却装下了561万人
已然是全球人口密度第二高
在2013年发布的《人口白皮书》中表明
10年后,人口会多出100万
现在,6年过去了
新加坡人口从531万
已经变成了580多万,更拥挤了

新加坡寸金,感受下...
新加坡一块商用地产
10年前4600万新币买入
现在?!集体求售保留价
飙到了 2亿3000万元
整整翻了5倍

图源:联合早报
私人公寓也涨的很快
14区的一座公寓,短短一年时间
每个单位基本上
都涨了15-25万新币
在三年内更是翻了近一倍了

那么,组屋的价格呢?
在这一片商用住宅、私人住宅
三年一翻倍的土地上
新加坡组屋的价格却
稳的让人感动
兀兰,Woodlands
从10年的数据来看
整体并不算是猛涨
跟2012年相比
这个区房价还 降!价!了!

敢不敢拿中心区的组屋说事儿?
敢!女皇镇靠市区
2011年发生了啥咱不知道
反正,从此之后没怎么涨~

寸土寸金,却人人有房住
相比之下,新加坡飙升的
并不是组屋房价
而是—— 拥屋率和住房面积!
建国初期,新加坡还是贫穷小渔村
人均住房面积不足6平
现在人均住房面积近30平
整整翻了5倍

当时,新加坡居民
基本上都住在贫民窟里
现在,本地居民拥屋率 93%
妥妥的世界之冠
这90%的数据中
可没有租房的
而都是拥有自己的房子

做到这一切,真的不容易...
3
为了人人买得起房
新加坡政府拼了
新加坡土地有多匮乏?
“国土变大”,那靠的只能是一铲一锹
围海造田的往外扩
规划起来,顶多1公里起跳
为了盖便宜房子
那也真的是拼了

新加坡建屋局,有多拼?
建国后,新加坡政府就开始盖房子
用购入的方式
拥有全国80%的土地
便宜买,便宜卖
按政府规划开发之前的
土地的价格来购买
这就节省了开支

然后就开始盖房子
土地价格低,房子价格就低
最后再把这种廉价房子
卖给新加坡85%的老百姓
而且,新加坡政府拿了土地之后
就开始搞 100年的规划
稳稳地计划,妥妥地盖!

建屋局盖房子,有多拼?
刚刚建国,新加坡时任总理
李光耀去函建屋局立下军令状
定下第一个5年规划:
盖5万房子
仅仅50多年,高效廉洁的新加坡政府
坐言起行,足足盖了
超过100万套组屋

要知道,英国花了30年
才在新加坡建了2万公共住房
刚从他们手中拿回建屋局
李光耀和其政府就在9个月内
安置了1万6千人的住房
堪称“民生奇迹”,被全球争相效仿

组屋维持低价,有多拼?
新加坡,有一系列规定稳定房价:
购买面积由家庭人口多少决定
不结婚都买不了房
而且,还给公民发津贴
这才把新加坡一套房的房价
维持在了大约在家庭
年收入的 4到5倍

图源:海峡时报
大家看到新加坡商用地产和公寓
那价格是怎么飙升的?
就知道维持组屋价格有多不容易
看看这十年来
可谓是有一有点“风吹草动”
立刻就出 房产降温政策!

为了建好组屋,有多拼?
“组屋”的质量由建屋局严格把关
会采用公开市场招标
通过竞争,由私人开发商来修建
据说,建屋局曾发现
一座楼的某处有问题
要求开发商将 整座楼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