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通货膨胀,早已不是个秘密了。
前几天劳动节,李显龙总理还在大会上说食物价格也在涨

其中,虽然新加坡房价一向以“让人负担得起”而闻名世界,但在这轮物价上涨大潮中,也明显无法维持原来的低价。
一个月内,新加坡现22个百万组屋!
这些东西价格也在飙升
组屋转售价格突破百万新币,屡有耳闻。
比如新加坡最著名的高档组屋——达士岭,组屋单位转售价格就曾经屡屡突破新高。超过百万新币的单位比比皆是。

之前的破百万售价的达士岭组屋,大多是五房式单位,面积大,因此贵得也是可以理解。
不过,最近达士岭一间4房式组屋,售出了122万8000新币的惊人售价!惊呆了众人眼球。

达士岭组屋,图源:海峡时报
这个价格,不仅创下了新加坡有史以来,4房式组屋价格的新高。
同时,对比起很多5房式组屋来说,也是差不了太多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新加坡组屋转售价连续22个月上扬,4月整体组屋转售价环比上升1.1%,同比上涨11.9%。
在一个月内,有22间组屋,以至少百万新币的价格转手。其中包括一套位于金文泰,以近119万新币卖出的5房式组屋。

来源:新明日报
达士岭组屋区地理位置优越,而金文泰虽然靠近新加坡很多高等学府,但离市中心毕竟还有一些距离,这个价格让很多人震惊也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今年所有转售的百万组屋,几乎全部集中在新加坡中央区,最远也不过宏茂桥/实龙岗、以及金文泰一带,地点的重要性还是不言而喻。

百万组屋分布图,图源:海峡时报
对于现代人来说,房子是相当重要的资产。组屋转售价格节节高,不可避免地会加深购房者的焦虑。
但实际上,即使是不买房,只要求租房,现在也得面临着急剧飙升的房租。
新加坡的“偏远郊区”兀兰,一个主卧的单间租金,也都飙到1200新了!

不过,对于新加坡公民来说,房子也不至于完全买不起,政府提供了挺多补贴,还是能够负担。
只是新建的组屋一般地理位置比较偏一些,一些新市镇在便利性上面也不是特别成熟。想要直接买已经建设好的市镇组屋,价格往往会比较高而已。
更令很多新加坡人忧虑的,则是越来越高的物价。

图源:CNA
就拿鸡蛋来说,曾经3-4新币一板的鸡蛋已经一去不复返,即使是经历了一轮降价,现在价格也稳定在近7新币的水平......

食用油价格,因为俄乌局势的升级,而遭遇到了重大的供应链问题。即使一路涨涨涨,现在也还没到尽头。
随着印尼官宣禁止棕榈油出口,食用油价格仍有继续上升的态势。

图源:Todayonline
食物原料价格上升,小商小贩们大呼吃不消。有些商家为了生存,不得已提高商品售价,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图源:CNA
就连打车的车钱也因为原油价格上升以及解封后的需求提高,而贵了不少。
新加坡本地媒体采访了一些人,表示打车的价格贵了有30新币之多!

来源:8视界
物价处处都在上涨的新加坡,让很多生活在这里的人“哀嚎不已”。


不少人表示,物价是上涨了,可是工资却没有相应地一起涨,相当悲催。

有网友对此作出分析,认为这是由于新加坡资源匮乏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并拿新加坡和全球其他几大国家和地区做对比。


网友的说法,并不能说是毫无根据。至少,在“全球最贵城市”榜单中,新加坡、瑞士、中国香港经常名列榜单前几。
不过,或许新加坡,才是那个“贵中之贵”的地方。
新加坡再次超越中国香港
登顶亚洲地区最贵城市
经济学人智库EIU,在去年的12月1日,发表了年度报告《全球生活成本,World Cost Of Living》。
其中,新加坡再次超越中国香港,以并列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表现”,再度杀入全球最贵榜单前10。
去年,新加坡在这个榜单中仅仅排名第四,而中国香港则位列第一。

图源:EIU
其他名列前10的城市,包括以色列特拉维夫、法国巴黎、瑞士苏黎世和日内瓦、中国香港、美国纽约和洛杉矶、丹麦哥本哈根以及日本大阪。
不过,针对EIU的评比标准,新加坡政府给出了不同见解,认为这份榜单有一定指导作用,但不足以完全解释新加坡的现状。
首先,EIU计算的消费模式,而更多偏向于计算生活成本津贴,为外籍人士和商务旅行者制定薪酬方案,并非基于新加坡家庭的典型消费模式。
因此,这份报告不能很好地衡量新加坡家庭的生活成本。

图源:海峡时报
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是,EIU将很多外国报纸纳入了评价标准里,而众所周知,在新加坡购买这些报纸,往往要比国外贵得多。
其次,EIU报告的调查结果,是通过比较各国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并将它们从当地货币转换为美元来制定标准的。
这意味着,生活成本排名因对本国货币价值的波动而非常敏感。然而在新加坡,对于那些赚新币花新币的人来说,货币价值波动对于他们生活成本的影响,微乎其微。

图源:News24
但是,新加坡官方并不否认本地通货膨胀现象的加剧。这是由于内外两方面驱动因素而造成的。
诸如国际能源价格上升、食物原料及进口商品价格上升,都对本地通货膨胀产生了急剧影响。
而拥车证配额下降、疫情带来的建筑工期延长以及经济复苏后的薪水上涨,则是造成通胀的内部因素。

图源:gov.sg
新加坡“贵”,是有一贯传统的。瑞士老牌私人银行宝盛集团(Julius Baer)发布的《全球财富和高端全球生活》,曾连续6年将新加坡评为“全球最贵城市”。
然而,2021年,这一份报告将上海评为了全球第一贵。

同一年发布的两份报告,上海在其中一份名列前茅,另一份则似乎完全看不到踪影,令人相当诧异。
上海,对比起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到底物价是算贵还是不贵?
或许从一些日常生活项目的价格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答案。
新加坡VS中国香港VS上海
哪个地方生活成本最高?
对大部分人来说,高端消费可有可无,衣食住行,则是所有人都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这几个点是最直观的对比。
饮食
上海:都说上海消费水平高,所言不虚,大众点评上,人均消费需要近40人民币,才能解决一餐。
也就是说,或许需要100人民币,上海人才能解决一日三餐!(当然上海也有平价盒饭)
一个月下来,按照这个标准,少说也要2500人民币。这还不包括休息日的购物、玩乐开销的......

新加坡:在新加坡,吃饭是个比较便宜的。即使是在CBD里,也有不少的食阁和小贩中心,售卖较为平价的美食。
以下图的云吞面摊位为例,价格上在3.5-5新币之间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