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7月3日)新加坡发展部发布公告,调整卖方印花税,旨在抑制市场投机行为。无论是想在新加坡置业的还是投资房产,都应该了解一下,避免踩雷。

这政策到底改了啥?
简单来说,这次调整主要有两点:
锁定期(holding period)延长了: 以前是三年,现在直接拉长到四年。也就是说,如果你在2025年7月4日之后买的房子,四年内卖掉,就得交卖方印花税!这摆明了是告诉你:别想短期炒房了!
印花税(SSD)率也涨了: 而且是每个级别都涨了四个百分点。具体涨多少?看下面这张表你就明白了:

划重点:如果你在买房后一年内就想卖,税率直接从12%飙到16%!这笔钱,你真的舍得交吗?
谁受影响? 主要是私人住宅的买家。组屋(HDB)屋主不用担心,因为组屋本身就有最低居住年限(MOP)的限制,本来就不能短期买卖。
楼市会怎样?
近几年,新加坡的私人住宅市场有点“热过头”了,尤其是那些还没建好的房子(俗称“楼花”,指那些还没建好、但已经开始预售的房子),转手买卖的特别多。很多人靠着转售赚得盆满钵满。
记性好的读者应该还能想起来,上个月月底,徐芳达部长还在社区爆料了一条消息:卖私宅买组屋的15个月限制有可能取消!
部长的原话是:”如果市场条件允许,我个人更倾向于彻底取消这项规定。”那么问题来了:这套组合拳,意味着什么?
专家点评:打击短炒,稳住刚需
为了搞清楚这波新政对楼市具体的影响,《新加坡眼》也是请来了“Housebell”的房产达人 FanFan拆解政策背后的玄机:
该项措施主要应对近年楼花及私人住宅短期转售增加,将对短期投机行为形成更大抑制。
对于自住置业者而言,此举将让投机资金退场,有助于稳定房价,减轻刚需购房者压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持有周期拉长将成为常态,由于持有周期必须拉长到4年以上,短期套利空间被压缩,长期投资要重新算账。需更更注重长期回报与资产配置策略。
15个月等待期的如果真的取消,将释放一部分被压抑的需求,但配合供应量增加,整体市场仍将保持相对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