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长脸! 原来红外线体温测量器是新加坡人研发的

2020年03月02日   •   1万次阅读

新科集团研制的热成像科技仪器。(海峡时报)

作者 侯佩瑜

粉最近在各大医院、工作场所、机场、学校等应该都看到一台台利用红外线来检测体温的机器吧? 你知道吗?首台红外线体温测量器(Infrared Fever Screening System)其实是新加坡人发明的。 一切要追溯到在2003年那一场闻风丧胆的沙斯(SARS)疫情。

那段期间,每当有从疫区飞来的班机抵达新加坡,入境旅客就会被“全副武装”的护士拉到一旁、等著(用温度计)“塞耳朵”的窘境,这无形中对旅客造成压迫感,也让外国人以为新加坡是严重的沙斯疫区。

为了更快捷的确认发烧的抵境旅客,国防科技局于是和新科电子工程师携手合作,在短短一个星期内就研发出红外线体温测量器!

红外线体温测量器主要由热像仪、释热器、中央处理器及电脑萤光屏组成。

当时这个机器可厉害了,护士不需要拦截出入境旅客,逐个量体温,而是透过一个摄像机探测3米以外经过的旅客是否有发烧迹象,才把他请到一边,作进一步检验。

这台红外线体温测量器启用后,减少了护士的工作压力,也提高了体温检测的速度。

(联合早报)

红外线体温测量更神的地方是,它的前身其实是军事探测系统,用来探测肉眼不易看见的军事目标,可以从空中探测到地面上被树叶掩盖的军机和坦克。科研小组就这样巧妙地将它由军用转民用,成了抗沙斯工具。

这种测量器后来被部署在新加坡边防的各出入境渡口,包括机场和陆路海路关卡,成为防范沙斯的第一道防线,无论是海陆空关卡或医院等都能看到它的踪影。

这台测量器的好口碑,备受世界各国重视,亚洲各国更是纷纷向我国订购!购买的地区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印尼、越南、斯里兰等。 那时每台红外线体温测量器售价约为9万新元(5万美元)。

这个发明后来还受到世界各地广泛采用,甚至在2003年获选为美国《时代》周刊(Time Magazine)全球最酷的发明,还获得本地“优异工程成就奖”和东盟杰出工程成就奖。

2004年,又获得美国科技博物院奖(The Tech Museum Awards)卫生组别优胜奖。这个奖项的获奖条件很严格:要求应用科技必须对解决环球挑战或问题有所帮助,并超越现有方案。它还必须具备继续创新和启发他人的潜能,从而对人类生存条件作出显著贡献。

身为新加坡人的你,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非常长脸呢? 时隔17年,新加坡很不幸又遇上了2019冠状病毒疾病(简称冠病19)疫情,爱创新的新加坡这次又有什么惊人的新发明呢?

除了日前公布用来追溯感染冠病但已康复的漏诊病例的全球首创的血清检测技术,原来还出台了这个新技术:

(联合早报)

由综合保健信息系统公司(IHiS)和起步公司Kronikare共同研发的人工智能感热扫描仪iThermo。

这台看似很普通,跟智能手机没两样的仪器,能快速并准确地探测出人群中是否有人发烧,一分钟可为八至10人进行体温检测。 若使用体温计,以每人20至30秒计算,一分钟只能为两三人测量体温,不仅费时也费人力。

看似智能手机的机身装有热成像和3D立体激光摄像头,并借助人工智能科技测温。

只要将扫描仪放在入口处,摄像机就会捕捉访客进出的影像,再借助人工智能科技探测访客,测量对方额头的温度。 扫描仪可探测三米距离内的任何访客,对方戴着眼镜、口罩或帽子,扫描仪同样也能精准地探测出温度。

一旦测出体温超过37.5摄氏度,扫描仪就会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为这些人做进一步检测。 扫描仪也可将扫描人数以及有多少人发烧等实时数据发送至中央信息中心,让负责团队可远程监控多个出入口的最新情况。

有别于体型较大、比较沉重较难移动、价格又比较贵的红外线体温测量器,iThermo只有650克重,成本也较低。 扫描仪将以出租的方式提供给客户,每个月的费用为1000元。

不仅如此,一般红外线体温测量器需要有人从旁一直盯着查看是否有人发烧,iThermo则可以自行运作,一旦探测到异常情况就会发出通知,不必派人一直盯着看。   

这个扫描仪是IHiS和Kronikare花费两周时间,从热能影像分析系统改编而成的新仪器。热能影像分析系统是Kronikare两年前推出的医疗设备,只要拍下伤口图像,就能在30秒内详细分析伤口,目前在多家医疗机构使用。   

这台扫描仪两周前已在IHiS总部,以及圣安德烈社区医院试用。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3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379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6498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