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新加坡本地每十个60岁以上的人中,就有一人患有失智症。到了2050年,本地失智症者预计将达到18万7000人。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组织为我们提供了一项针对此病症的最新研究,一起来看看吧。
国大医学组织研究 如何预防失智症

来源:bing.com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组织展开了一项针对有失智风险的年长者的研究,该研究为新加坡一项减缓年长者认知障碍和身体衰弱的干预研究(SINgapore GERiatric intervention study,简称SINGER),以FINGER多途径共同干预可预防老年痴呆研究为方法,通过定期有氧运动、饮食管理等多种非药物治疗的干预方式,对乐龄人士的身体状况进行为期两年的监测。
参与者将定期接受免费体检,并获得有关营养建议、脑力训练、运动以及控制“三高” 的健康指导,掌握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延缓年长者认知衰退、身体虚弱及痴呆的风险。
该项目计划招募1200名乐龄人士,均为年龄介于60岁至77岁,且不常运动或饮食习惯不佳的,或患高血压、高胆固醇、或高血糖等失智症风险较高的年长者。

来源:bing.com
研究计划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在团队的监督下,定期运动、进行认知训练、营养及三高风险管理。另一组则采取自主管理,以进行更全面的对比研究。
自去年8月以来,国大医学组织已招募了350多名参与者,招募活动预计将持续至明年年底。
每名成功参与研究的乐龄人士会免费得到一条健身弹力带和一台用于上课的平板电脑,在完成为期两年的研究与评估后,即可拥有这台平板电脑,无须归还。
本地前电视艺人参与研究
耶伟强
本地前电视艺人耶伟强(75岁,退休)于今年6月加入了这项研究计划。 耶伟强每周进行两三次弹力带的训练以减缓肌肉萎缩。他说:“我们这个年纪很容易有记忆衰退的问题,所以要提早预防失智症,参与这个研究利己利人。我们以为运动就是散散步或者慢跑,往往缺少专业的知识和指导,这个有爱心的团队会给我们提供专业咨询。"

来源:8world.com
他呼吁年长者一同参与学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延缓或预防失智症。

来源:nus.edu.sg
研究成果与专家建议
研究表明四成的失智病例,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

来源:bing.com
专家建议
芬兰一项研究显示,拥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年长者记忆力会增强40%,慢性疾病发病率减少六成。 专家建议成年人通过运动降低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戒烟;食用海鲜、豆类、坚果、谷物等食物,特别推荐用橄榄油烹饪;停止有害饮酒;为轻度认知障碍的成年人提供认知训练。

来源:bing.com 2018年至2019年间,该项目已成功完成对70名年长者的试点研究,并获得全国医学的观察研究,研究结果将能帮助更多本地年长者及早预防失智症。
老年失智症主要表现
智力方面
出现抽象思维能力丧失、推理判断与计划不足、注意力缺失等现象。
人格方面
出现兴趣与始动性丧失、迟钝或难以抑制、社会行为不端等现象。除此之外在记忆方面出现遗忘,地形、视觉与空间定向力差;在言语认知方面出现说话不流利,综合能力缺失等。

来源:bing.com
失智症具体十大征兆
1. 记忆力下降,尤其是忘记最近的事情;
2. 无法完成熟悉的任务;
3. 语言表达障碍,经常忘记简单的单词,或者到了嘴边却不知道怎么表达;
4. 出门经常迷路,记不住日期,甚至分不清昼夜;
5. 判断力受损,例如在没有价值的事情上花很多钱,或者吃不新鲜的食物,甚至横过马路;
6. 失去理解,在与人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跟不上别人的谈话思路;
7. 物品或金钱被放错了地方比如水果放在衣柜里,袜子放在餐桌上;
8. 情绪无端波动,或者情绪变得冷漠、麻木;
9. 性格改变,可能会变得困惑、偏执、恐惧、易怒、焦虑、抑郁等;
10. 失去兴趣,失去个人的爱好,让人对之前的喜好不再感兴趣。
如果年长者出现以上征兆,则需要引起重视了。如果家中有年长的老人,也要多关注他们的健康情况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