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新加坡移民和工签政策的朋友一定都听说过,新加坡即将对EP签证的发放实施重大改革——变成“打分制”。这一政策就要在2023年9月1日开始实施了!

图片源于网络

EP打分制
EP准证是新加坡政府为了吸引外国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新加坡就业而发出的一种工作签证。目前申请EP准证的薪水要求为每月5000新币,金融行业为每月5500新币。
而从今年9月1日变成打分制之后,影响EP申请的要素变多,主要包括两大类、四个项目。

个人条件
⭕薪资(与本地在同行业年龄相符的做出比较)
· 超过90%为优秀(20分)
· 超过65%为及格(10分)
· 低于65%(0分)
⭕申请人学历
· 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新加坡本地政府大学、某个领域获得突出成绩的职业院校(20分)
· 本科及以上同等学历(10分)
· 无大学学位(0分)
公司条件
⭕员工多样化程度
· 申请人所属国籍占公司总员工人数的5%或更少(20分)
· 5%-25%之间(10分)
· 超出或刚好25%(0分)
⭕公司聘用本地人(企业所雇本地员工数在其行业占比)
· 公司的本地员工超过或刚好50%(20分)
· 20%-50%之间(10分)
· 小于20%(0分)
附加条件
⭕如果从事的是新加坡紧缺职业清单上的工作,可以加20分。
⭕如果所在的公司符合创新或国际化待定评估标准,可以加10分。

图片源于网络
学翼点评
为什么说EP变成打分制之后是增加了难度?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学历
这一点最为直观,如果没有本科学历,那么这一项直接就是0分。而学历又是这四个项目中最为可控的一点,不拿满20分,想拿到EP难度较大。
聘用本地人与多元化程度
这两点对于自雇EP和创业EP的申请人影响较大,如果公司没有运营的痕迹,或者没有雇佣足够的本地员工,这两点的分数都无法拿满。

图片源于网络

自雇EP和创业EP的申请难度
为什么说针对自雇EP和创业EP的申请人更为关键呢?让我们来看看目前这2个准证的申请要求吧。
自雇EP申请条件
🔔普遍需要拥有大专及以上的学位。
🔔需要在新加坡拥有一间正在运营的私人有限公司,有正规的商业租赁合同。
🔔公司需要满足:有固定场所,开展实质性的业务,并且聘请本地员工并缴纳公积金。
🔔对于行业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要求,行业选择相对自由。
创业EP申请条件
🔔学历无严格要求。
🔔适用于持有新公司至少30%股份的股东。
🔔需要在公司成立之前或者公司成立之后的6个月内申请。
🔔需要经营特定行业的业务,为新加坡创造就业机会。
🔔最低投资5万新币。
🔔至少招聘5名本地员工,这是续签的关键。
🔔第一年的最低总业务支出为10万新币,续签时将提升到20-40万新币不等。

图片源于网络
针对EP最新的打分要求,我们可以看看这两类人群申请的难点。
对申请人学历的要求:
自雇准证:建议大专或者以上学历申请。
创业准证:对申请人的背景无硬性要求。
申请人的学历和薪水一直是申请EP最为重要的部分,但是之前可以提交优秀的商业计划书,来弥补学历的不足,而目前有了硬性规定之后,没有学历或者仅有大专学历直接就是0分,而目前这类学历的客户群体数量还不少。
对公司行业的要求:
自雇准证:严格意义上没有行业的限制。
创业准证:需在行业内有卓越成就或获得国际认证的专利等。
目前EP对申请人的行业没有做要求,但是在加分项里有一条是“如果所在的公司符合创新或国际化待定评估标准,可以加10分”,不符合的话拿不到加分项。
对资金投入的要求:
自雇准证:不需要额外的资本要求,也不需公司股份的要求。
创业准证:建议至少5万注册资本,申请人必须拥有公司至少30%的股份。
资金的投入牵涉到每个月的薪资,不过薪资这条是最容易满足的,这个20分一定得拿到。
除此之外,过去自雇EP和创业EP在申请时,都没有对申请人所属国籍占公司总员工人数的比例以及聘用本地人的比例做出明确的要求,对于小规模的公司来说,外籍员工的比例会受到影响。
所以趁著目前这个政策还没有开始运行,想申请EP,特别是通过自雇或者创业形式的申请人,最后几个月的窗口期一定要抓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