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新加坡移民和工簽政策的朋友一定都聽說過,新加坡即將對EP簽證的發放實施重大改革——變成「打分制」。這一政策就要在2023年9月1日開始實施了!

圖片源於網絡

EP打分制
EP准證是新加坡政府為了吸引外國的專業技術人才來新加坡就業而發出的一種工作簽證。目前申請EP准證的薪水要求為每月5000新幣,金融行業為每月5500新幣。
而從今年9月1日變成打分制之後,影響EP申請的要素變多,主要包括兩大類、四個項目。

個人條件
⭕薪資(與本地在同行業年齡相符的做出比較)
· 超過90%為優秀(20分)
· 超過65%為及格(10分)
· 低於65%(0分)
⭕申請人學歷
· 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新加坡本地政府大學、某個領域獲得突出成績的職業院校(20分)
· 本科及以上同等學歷(10分)
· 無大學學位(0分)
公司條件
⭕員工多樣化程度
· 申請人所屬國籍占公司總員工人數的5%或更少(20分)
· 5%-25%之間(10分)
· 超出或剛好25%(0分)
⭕公司聘用本地人(企業所雇本地員工數在其行業占比)
· 公司的本地員工超過或剛好50%(20分)
· 20%-50%之間(10分)
· 小於20%(0分)
附加條件
⭕如果從事的是新加坡緊缺職業清單上的工作,可以加20分。
⭕如果所在的公司符合創新或國際化待定評估標準,可以加10分。

圖片源於網絡
學翼點評
為什麼說EP變成打分制之後是增加了難度?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分析:
學歷
這一點最為直觀,如果沒有本科學歷,那麼這一項直接就是0分。而學歷又是這四個項目中最為可控的一點,不拿滿20分,想拿到EP難度較大。
聘用本地人與多元化程度
這兩點對於自雇EP和創業EP的申請人影響較大,如果公司沒有運營的痕跡,或者沒有僱傭足夠的本地員工,這兩點的分數都無法拿滿。

圖片源於網絡

自雇EP和創業EP的申請難度
為什麼說針對自雇EP和創業EP的申請人更為關鍵呢?讓我們來看看目前這2個准證的申請要求吧。
自雇EP申請條件
🔔普遍需要擁有大專及以上的學位。
🔔需要在新加坡擁有一間正在運營的私人有限公司,有正規的商業租賃合同。
🔔公司需要滿足:有固定場所,開展實質性的業務,並且聘請本地員工並繳納公積金。
🔔對於行業沒有嚴格意義上的要求,行業選擇相對自由。
創業EP申請條件
🔔學歷無嚴格要求。
🔔適用於持有新公司至少30%股份的股東。
🔔需要在公司成立之前或者公司成立之後的6個月內申請。
🔔需要經營特定行業的業務,為新加坡創造就業機會。
🔔最低投資5萬新幣。
🔔至少招聘5名本地員工,這是續簽的關鍵。
🔔第一年的最低總業務支出為10萬新幣,續簽時將提升到20-40萬新幣不等。

圖片源於網絡
針對EP最新的打分要求,我們可以看看這兩類人群申請的難點。
對申請人學歷的要求:
自雇准證:建議大專或者以上學歷申請。
創業准證:對申請人的背景無硬性要求。
申請人的學歷和薪水一直是申請EP最為重要的部分,但是之前可以提交優秀的商業計劃書,來彌補學歷的不足,而目前有了硬性規定之後,沒有學歷或者僅有大專學歷直接就是0分,而目前這類學歷的客戶群體數量還不少。
對公司行業的要求:
自雇准證:嚴格意義上沒有行業的限制。
創業准證:需在行業內有卓越成就或獲得國際認證的專利等。
目前EP對申請人的行業沒有做要求,但是在加分項里有一條是「如果所在的公司符合創新或國際化待定評估標準,可以加10分」,不符合的話拿不到加分項。
對資金投入的要求:
自雇准證:不需要額外的資本要求,也不需公司股份的要求。
創業准證:建議至少5萬註冊資本,申請人必須擁有公司至少30%的股份。
資金的投入牽涉到每個月的薪資,不過薪資這條是最容易滿足的,這個20分一定得拿到。
除此之外,過去自雇EP和創業EP在申請時,都沒有對申請人所屬國籍占公司總員工人數的比例以及聘用本地人的比例做出明確的要求,對於小規模的公司來說,外籍員工的比例會受到影響。
所以趁著目前這個政策還沒有開始運行,想申請EP,特別是通過自雇或者創業形式的申請人,最後幾個月的窗口期一定要抓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