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天确诊破万,新加坡松绑防疫政策引发焦虑,专家回应:防疫失效、放开好事

2022年02月19日   •   9万次阅读

连续三天确诊破万,新加坡松绑防疫政策引发焦虑,专家回应:防疫失效、放开好事

专家回应:防疫失效、放开好事

16日,新加坡宣布简化2019冠状病毒的防疫措施,继续迈向与病毒共存的新常态。对此,专家认为,早前实施的防疫措施早已失去功效或没有必要,因此适当放宽措施是好事。

斐瑞医疗中心传染疾病医生卢家燊说,目前已得知奥密克戎变种毒株的严重性比之前的德尔塔变种毒株来得小,因此许多防疫措施早已失效。比如说公园里椅子必须隔开来坐,可是我们搭地铁的时候,跟人家挤在一起的时候也没有安全距离,所以这样的措施已经完全没有意义。

放宽措施对于确诊病例数字不会有太大影响,相信还会进一步放宽或解除其他的一些措施。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系主任许励扬副教授认为,随着这波奥密克戎疫情将减弱,放宽防疫措施是适当的举措。虽然从其他国家的应对奥密克戎来袭的经验来看,新加坡放宽措施可能会使到医疗体系吃紧,但并不会导致不堪重负的现象。

(图:来源自网络)

病例飙升是好事,更早迈向群体免疫

随着奥密克戎持续扩散,新加坡冠病确诊病例屡屡破万,专家预计,接下来几个星期的病例数字还会继续飙升。

卢家燊表示,其实确诊病例飙升是一件好事,新加坡将能更早迈向群体免疫。

数字越高就代表这波奥密克戎疫情会越快过去,因为对抗冠病的办法必须通过接种疫苗和感染,才能得到一种群体免疫。群体免疫的意思不是说每个人必须‘中’才能免疫,毕竟疫苗能减少50%到60%的感染几率。新加坡不应该选择落实压制确诊病例数字的措施,否则疫情就会持续更久。只有在重症病例无法应付,才应该压制数字。

因为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比德尔塔还要强50%,如果要把数字压制到与德尔塔一样,那这波奥密克戎疫情就会拖很久。

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传染病专科医生梁浩楠表示,奥密克戎对于新加坡来说可能是一种“运气”,因为重病人数明显滑落。前线工作人员看得出,很明显的,现在的疫情没有那么严重,虽然还是有人感染重病,但是没有那么严重的病人多了五到十倍,甚至那些没有打过疫苗的人的病情也比较轻,当然还是不可以掉以轻心。

(图:来源自网络)

收紧措施无法抑制死亡病例上升

近日,新加坡通报的死亡人数上升,大部分都是80多岁的老年人。然而,保持或收紧现有防疫措施并无法遏制死亡人数的上涨。

接种疫苗者的死亡比例,比未接种疫苗或部分接种疫苗的人低大约八倍,这与国际数据一致。 与包括流感在内的其他传染病一样,尽管疫苗有助于大大降低感染风险,但老年人和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的死亡风险更高。

卢家燊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加,死亡人数也出现了增长,但对比整体确诊人数的死亡率却有所滑落,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情况也比之前一波的德尔塔疫情来得好。

随着首批冠病口服药物Paxlovid已抵达,梁浩楠预计,过一两个星期就能开始让冠病患者服用这款药物。现在有单克隆抗体药物Sotrovimab输入冠病患者体内控制病毒,效果其实很好。如果到时可以服用口服药物的话,新加坡疫情应该会加倍舒缓,冠病患者病情的严重性也会减低许多。

(图:来源自网络)

不过,随着新加坡朝向与冠病共存的新常态,简化防疫措施和边境管制,但仍有不少公众对这些调整感到混淆。

问:如果我们保持安全距离,那么就不用戴口罩吗?

答:外出仍然必须戴好口罩,这方面的规定维持不变,只是在戴着口罩的情况,无需再保持安全距离,但是仍然鼓励这么做。

不过,如果是在小贩中心或咖啡店用餐、进行不戴口罩的运动或歌唱班等,或是进行不戴口罩的美容和桑拿等个人护理服务,在这种没有戴口罩的情况下,每人或每组之间仍然必须保持一米安全距离。

问:接获健康风险通知(HRN)的冠病密切接触者还能领取免费检测仪吗?

答:从本月18日起,HRN将会取代健康风险警告(HRW),如果接获HRN,仍然能到指定的派发机免费索取抗原快速检测仪,并在缩短至五天的观察期内自行检测,确保ART结果呈阴才出门。

问:下周五(25日)起,每户家庭允许最多五人同时上门,意味着一天可以分很多时间接待访客?

答:根据新的规定,每日访客人数不设限,但同一时间只能接待五名访客。举例来说,可以在下午1点接待五人,在他们离开后,晚上8点再接待五人。

(图:来源自网络)

问:通过航空疫苗接种者旅游通道(VTL)入境新加坡前,是否仍需要接受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答:可以选择接受PCR或ART检测。

问:通过非VTL入境新加坡前,能否接受ART检测?

答:和VTL旅客一样,你可以选择接受PCR或ART检测,但是通过非VTL入境的旅客(除了从第一类别的国家或地区入境者)必须履行七天的居家通知,并在第七天接受PCR检测。

问:从第一类别国家或地区入境新加坡,无需购买指定航班的机票就能免除隔离?

答:是的,从第一类别国家或地区入境无需像VTL那样搭乘指定航班,只需在出发前两天接受PCR或ART检测,确保结果呈阴,并在入境新加坡后的24小时内,到全岛各地其中一家检测中心,在受监督下进行ART检测即可。

(图:来源自网络)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5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9576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