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权力传递:黄循财继任李显龙,再现新加坡模式的完美演绎

2024年04月25日   •   1710次阅读

出生于1972年的黄循财在Instagram社交媒体上拥有20万的粉丝,他自称为“书虫、吉他手以及爱狗的人”。

他最喜欢的歌手是埃里克·克莱普顿;在今年3月泰勒·斯威夫特新加坡演唱会前,他还在Instagram上贴出了用吉他弹奏她的成名曲《爱情故事》的视频。

他的父亲在海南出生,而他本人则是新加坡的土生土长的居民。他在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完成了经济学的学士和硕士学业,并最终在哈佛大学获得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他是新加坡的下一届总理。

从现在的角度看,他与即将在5月15日卸任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性格温和,非常亲近民众,并且智商极高。

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差异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他是由李显龙亲手培养出来的。

自2005年起,黄循财便开始在李显龙身边担任私人秘书,服务了长达三年的时间;在2011年,他正式开始了他在政界的国会议员竞选之旅,这一切都是在李显龙的“激励”下展开的。在接下来的10多年中,黄循财在李显龙的内阁中担任了7个部门的重要职务,可以说是被视为未来的接班人而培训的。

他的行为简直如同李显龙的再现。

NO.1

视频号中刷出李显龙,属于大概率事件。

他大概是中国公众最喜欢的东方政客的形象:用国语发表演讲,时刻把人民挂在嘴里,新加坡的利益是永恒的主题,从来没有西方政客那种夸张亢奋的语调,永远是一副循循善诱长者的形象。

温和与坚定,至少给我的形象是如此。

另外,他非常擅长道歉,并且经常流下眼泪。在新加坡,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那么多国家和地区对其寄予厚望。当2023年他宣布即将结束自己的任期时,他深情地回忆起自2004年起担任新加坡总理的这20年里,他为领导新加坡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多次领导新加坡度过了充满挑战的时期。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2020年后的新冠疫情,使他多次感到悲伤,甚至流下了眼泪。新加坡的民众对此深感感动。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们想起1965年,当新加坡被马来西亚联邦踢出、被迫独立时,创业总理,世界偶像,他的父亲李光耀当众落泪的场景。

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新加坡的历史几乎与他们的父与子的历史无异,他们几乎遗忘了在1990年以后,曾有一位总理吴作栋,他的任期长达14年。当然吴作栋也很容易让人忘记,因为李光耀出任国务资政直到2011年才纵横吴作栋一职。

李显龙在新加坡政坛中,从来就是以含着金钥匙的路径而出现的。32岁时,他就成为新加坡史上最年轻准将,第二年就当选议员,并马上开始担任贸工部部长。

1984年李光耀开始计划辞去总理职位时,李显龙已经被视为下一届领导团队的核心成员。1990年,吴作栋接任总理时,不到40岁的李显龙就成了副总理。

这条路径,自然也被黄循财完美复刻了。

李光耀交班给吴作栋时,就有人质疑他想把自己的位置移交给儿子。李光耀很大度地说,李显龙想要获得政治上的成功,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在3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李显龙显然成功地摆脱了父亲的政治阴影,建立了纯属于他自己的政治风格。

如果说李光耀在世人心目中的印象是铁腕治国,那李显龙所展现的则是绅士治国。他比李光耀更加长袖善舞,更能在强权环峙的格局中找到新加坡的位置:他一直努力并且成功地在大国博弈格局中维持着平衡。

在新加坡本土,李显龙也受到了非常积极的评价。他统治下的新加坡在经济方面的成就并不是靠李光耀留下的辉煌而自动得来的。

但如果你真的以为李显龙是一位“温吞”的政客,那就大错特错了。另一则隐藏在李显龙身上的“凶猛”,也许可以在以下两起案件中窥见一斑。

李显龙的第一位夫人早故,第二位夫人何晶和他结婚时是一个公务员,婚后立即成为淡马锡控股公司的执行董事兼CEO。这家公司是新加坡政府全资拥有的投资公司,它从来没有披露过任何财务信息,是全世界最神秘的公司之一。

何晶走马上任后,对自己的怀疑与挑战从未中断过。但是到现在为止,她仍牢固地坐着,没有动摇过。

还有一个案例发生在2017年,李光耀的另一个儿子李显扬和女儿李伟玲公开发表文章,指责李显龙并未遵从父亲的遗嘱——拆除李氏家族的老宅。根据他们的叙述,李光耀并不想留下故居,不想它成为个人崇拜的物件,但李显龙显然想利用这座房子,加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李显龙的应对动作无情而决绝,他指令有关部门开始调查并起诉李显扬。李显扬的儿子李绳武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也曾公开批评新加坡政府利用法律打击异见人士:他立即遭到新加坡政府起诉,最终缺席被判藐视法庭,罚款和剥夺竞选权。

NO.2

2023年,在一个全球权威智库的报告中,新加坡首次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自由度最高的经济体“。它的评判标准包括了政府规模、法律制度及产权、货币稳健、国际贸易自由和监管。

这对于新加坡来说当然是个利好消息,但是仅仅是个结果,是个追认。

2022年,新加坡GDP4668亿美元,人均GDP8.28万美元,全球排名第五。

2022年,新加坡迎来了2800名百万(美元)富翁,与此同时,新加坡已有1200家富豪设立了家族办公室,管理的总资产也超越了6000亿美元。这跟亚洲领先的地区相比,还有一点差距(相差大概2000亿美元),但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最近两年内,有超过200个超级富豪,正在申请设立办公室、取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

家族办公室反映的是新加坡一贯的政策取向:持续增加对投资及营商环境自由度以替代其他区域亚洲金融中心地位,成为亚洲金融,商品及技术中转站。

这就是新加坡的历史与现实:一座港口城市人口与人才极度匮乏、资源几近于零、周围生存环境恶劣、夹在多个超级大国利益博弈之中。只有成为自由港,成为所有人的中转站,它才有生存下来的可能性。

依靠着港口,新加坡最初的产业是港口贸易、造船和石油加工,逐渐演变成服务业(包括金融)、贸易和制造等新兴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而其中服务业的占比已经达到了惊人的70%。

可以这样讲,如果不是靠自由港和由此派生出来的服务业发展,新加坡将毫无生存空间。

不过,自由是一体两面的,与之对应的另一面,让新加坡显得并不那么性感。

2018年,新加坡在全球媒体自由度榜单上排名第151名。全球知名媒体都曾在新加坡吃过大瘪,《经济学人》和《纽约时报》都曾刊发过道歉启示,承认对李光耀和李显龙做过“诽谤“——只有向新加坡妥协,才能取得许可证,继续在新加坡运营下去。

新加坡的所有媒体资源均被政府所控制,例如《联合早报》和《海峡时报》,其全球声誉主要依赖于国际政经的报道和深入分析,而非其国内的政治状况。

从李光耀到吴作栋到李显龙,“忧患意识“一直是新加坡政治的主流话语。在他们看来,新加坡很容易失去目前所获得之经济成就与独立地位,进而成为外国之附庸而一贫如洗,这就需要新加坡国民联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发展。

黄循财被任命为下届总理时,已提出了”携手新加坡“,声称只有团结新加坡才会进步。

在《新加坡的非典型崛起》中,美国学者约翰· 培瑞写道:“和古代城邦雅典一样,新加坡政府相信社群利益必须超越个人利益。而许多外界人士也认同此一见解。”

NO.3

美、英、澳三国政府,均曾对新加坡威权政治进行控诉,李光耀、李显龙等人的回应并没有隐忍,只是高调回击。

在世界格局和博弈历史中,占据优势地位的英美,的确无从理解新加坡和它的东方式政治。

不像在美国军事阴翳下的韩国和日本,新加坡的生存环境远比他们来得更加恶劣。一块弹丸之地夹攻着数个强国,与之相邻的印尼和马来西亚曾经都是动荡不安之地,越南还处于变动中,泰国的形势并没有太平静,美国明显鞭长莫及,甚至有心也不能提供任何有效保护。

高达76%的华人群体,在其文化传统中,往往表现出对政治的冷漠态度。对他们而言,拥有一个优质的居住环境和一个稳定的生活模式,比任何其他因素都更为关键。所以新加坡政治历史几乎没有挑战者,根本成不了气候。

香港《南华早报》中文网时任总编辑郑维,早在2015年一篇评论中说道:“对于不熟悉新加坡政治语境的人,未必能体会‘委托’两字的沉重。”他的结论是:除了执政党,没其他人能接得了盘。这一点,执政党知道,人民也知道。

李显龙的交权,事实上就是把政权委托给了黄循财。之后的2025年国会选举,他们的人民行动党恐怕还是毫无意外会以大比分取得胜利。黄循财像吴作栋那样,萧规曹随地追随李显龙政策吗?估计改动的可能性不大,因已请李显龙出任国务资政一职,李亦同意。

于是,新加坡这个成功城邦国家的顺利交权成了特别诡异的东方政治样板。

从一方面看,它成功地创造了一系列经济上的奇迹,确立了亚洲发展的无可争议的典范;另一方面在日本,韩国乃至越南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现代时间里,却固守其独特模式。

欧美政治根本不懂解东方政治的特性,尤其是新加坡。推行自由竞选式欧美民主可能立即使新加坡遭遇不测之灾。但这家长式和委托式政治是否真能确保新加坡长治久安?

对新加坡和全球而言,当前的状况可能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新加坡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因为声音过于微弱,所以少数人的不满和痛苦仍然存在。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3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7182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5814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