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压力,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采取了将持续多年的紧缩货币政策,随着通胀逐渐得到控制,这些央行开始逐步放宽政策,预计到2025年将进一步实施降息措施。在这一背景下,经济学人智库(EIU)发布了一份展望报告,其预测新加坡股市将迎来更多首次公开售股(IPO)的机会。

图源:CNA
报告涵盖了汽车、消费与零售、能源、金融、医疗以及科技与电信等六个行业的发展预测。在金融服务业方面,智库指出,随着利率的放缓,机构投资者的财富将更加充裕,可用于投资的范围扩大。全球计划上市的公司将面临更多选择。
新加坡拥有丰沛的资本和良好的监管条件
亚太地区的经济体,尤其是新加坡、印度和日本,将成为首次公开售股的主力市场,这些市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本,并建立了良好的监管环境。经济学人智库金融服务行业首席分析师古普塔表示:“2025年,新加坡的首次公开售股市场有望因多种因素而复苏。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正计划实施一系列改革,旨在提高市场流动性,并引入有利法规,吸引大型企业上市。”

图源:ST
古普塔还提到,新加坡股市的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这与亚洲其他市场,尤其是印度市场有所不同。他举例说,由于担心估值过高,现代汽车在印度上市时,市场反应较为冷淡。
尽管如此,经济学人智库仍然预测,印度在2025年将迎来一波大规模的首次公开售股。线上餐饮外卖平台Swiggy和韩国的LG电子都计划通过上市筹集大量资金。印度国内投资者的热情高涨,加上外国机构投资者的资金涌入,2025年有望成为印度首次公开售股创纪录的一年。
香港市场或将迎来回暖
报告还预测,香港的首次公开售股市场将重新崛起,尤其是以科技为重点的首次公开售股。消费者信心的增强,以及来自大陆的公司在香港上市,将发挥重要作用。香港交易所第18C章特专科技公司上市规则与指引,为某些科技公司主板上市提供了便利,预计将吸引更多首次公开募股。
这份去年3月份生效的最新上市规则,旨在提升香港资本市场对新一代资讯科技、先进硬件与软件、先进材料、能源与环保,以及食品与农业科技公司的吸引力。智库认为,中国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以及来自其稳定资金,将成为推动香港首次公开售股市场反弹的另一股重要力量。

图源:CNA
2025年全球金融市场预计将迎来一系列变化,在宽松的货币政策背景下,首次公开售股市场将呈现出活跃态势,特别是新加坡、印度等亚太地区市场。这些市场的繁荣,将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机会,同时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投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