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應對通貨膨脹壓力,全球範圍內各個國家的中央銀行採取了將持續多年的緊縮貨幣政策,隨著通脹逐漸得到控制,這些央行開始逐步放寬政策,預計到2025年將進一步實施降息措施。在這一背景下,經濟學人智庫(EIU)發布了一份展望報告,其預測新加坡股市將迎來更多首次公開售股(IPO)的機會。

圖源:CNA
報告涵蓋了汽車、消費與零售、能源、金融、醫療以及科技與電信等六個行業的發展預測。在金融服務業方面,智庫指出,隨著利率的放緩,機構投資者的財富將更加充裕,可用於投資的範圍擴大。全球計劃上市的公司將面臨更多選擇。
新加坡擁有豐沛的資本和良好的監管條件
亞太地區的經濟體,尤其是新加坡、印度和日本,將成為首次公開售股的主力市場,這些市場已經積累了豐富的資本,並建立了良好的監管環境。經濟學人智庫金融服務行業首席分析師古普塔表示:「2025年,新加坡的首次公開售股市場有望因多種因素而復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正計劃實施一系列改革,旨在提高市場流動性,並引入有利法規,吸引大型企業上市。」

圖源:ST
古普塔還提到,新加坡股市的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遠低於歷史平均水平,這與亞洲其他市場,尤其是印度市場有所不同。他舉例說,由於擔心估值過高,現代汽車在印度上市時,市場反應較為冷淡。
儘管如此,經濟學人智庫仍然預測,印度在2025年將迎來一波大規模的首次公開售股。線上餐飲外賣平台Swiggy和韓國的LG電子都計劃通過上市籌集大量資金。印度國內投資者的熱情高漲,加上外國機構投資者的資金湧入,2025年有望成為印度首次公開售股創紀錄的一年。
香港市場或將迎來回暖
報告還預測,香港的首次公開售股市場將重新崛起,尤其是以科技為重點的首次公開售股。消費者信心的增強,以及來自大陸的公司在香港上市,將發揮重要作用。香港交易所第18C章特專科技公司上市規則與指引,為某些科技公司主板上市提供了便利,預計將吸引更多首次公開募股。
這份去年3月份生效的最新上市規則,旨在提升香港資本市場對新一代資訊科技、先進硬體與軟體、先進材料、能源與環保,以及食品與農業科技公司的吸引力。智庫認為,中國支持房地產市場的政策,以及來自其穩定資金,將成為推動香港首次公開售股市場反彈的另一股重要力量。

圖源:CNA
2025年全球金融市場預計將迎來一系列變化,在寬鬆的貨幣政策背景下,首次公開售股市場將呈現出活躍態勢,特別是新加坡、印度等亞太地區市場。這些市場的繁榮,將為全球企業提供了更多融資機會,同時也為投資者帶來了新的投資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