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小学推广绿色环保应用学习课程 吸引学生报读

少小学积极推广着重绿色环保的应用学习课程吸引学生报读。(图:中华小学)

小一报名2A阶段开放申请 不少学校积极推广绿色环保教育吸引学生报读
小学一年级新生报名2A阶段昨天起开放申请。不少小学积极推广着重绿色环保的应用学习课程吸引学生报读。
中华小学2016年开始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环保相关的课程,并大力提倡户外学习,甚至从2020年开始,在周末开放校园让附近的年长居民在校内种植植物,举办工作坊,同学生分享环保和绿化环境的知识。
副校长卜心娜说,教师会让低年级学生开始将环保纳入生活,小三和小四的学生则会到社区活动,在观察环境后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为环保尽一分力。高年级学生则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全球暖化、环境污染等课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高年级学生也会走入社区帮忙居民收集旧报纸、旧课本进行再循环,我们会同自助小组合作,让有需要的家庭来领取这些课本,进而帮助更多的人。”
此外,学生在课外时间也有机会参与工作坊,比如动手将纸杯做成手工艺品、笔筒、收纳箱等。中年级的学生则会接触蚯蚓、学习蚯蚓繁殖方面的知识,以及它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卜心娜说:“学生的反应非常积极,家长也非常支持,因为我们一般会让学生拍照片或视频,记录自己和家人的一些环保习惯,比如说种植盆栽或再循环物品,在地球一小时的电源节能活动时,他们都会鼓励家人熄灯,因此这些环保习惯已经逐渐融入他们的生活中。我们希望从小建立学生的韧性,因为现在的孩子生活都比较舒适,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大自然,因此校方希望能在这方面扮演角色,培养他们不怕劳动吃苦的精神,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少小学积极推广着重绿色环保的应用学习课程吸引学生报读。(图:中华小学)
另外一所大力推动环保教育的是育青小学。校方2019年组织绿色运动小组,让学生、教师和学校其他职员参与绿化环保的相关活动。小组也会举办讲座,去年还在校园举办展览,展出用在非洲海域捡回来的废弃拖鞋制造而成的艺术品。
团队今年也重整学校花园,搭建了温室花房,让学生们学习种植蔬菜,进而学习有关实现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
高年级主任兼环保教育主导老师李雯琳说,校方也精心规划,在不同科目中融入环保知识。
她表示:“环保教育团队和其他科系共同设计了跨学科项目,让学生意识到不同学科的教材中有不少内容相互联系,例如小四学生能够结合英语和科学有关向日葵的课本内容,学习向日葵的生长周期,最终会在学校花园学习种植向日葵。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接触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我们也带学生到动物园、园艺园林和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等,让他们在实况中学习。我们也将同勿洛的社区和绿色机构合作,探讨如何让学生把保育自然的知识传授给居民,鼓励整个社区为绿化环保做出贡献。”
校方正在考虑使用果皮来制造酵素,让学校清洁工当成清洁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