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小學推廣綠色環保應用學習課程 吸引學生報讀

少小學積極推廣著重綠色環保的應用學習課程吸引學生報讀。(圖:中華小學)

小一報名2A階段開放申請 不少學校積極推廣綠色環保教育吸引學生報讀
小學一年級新生報名2A階段昨天起開放申請。不少小學積極推廣著重綠色環保的應用學習課程吸引學生報讀。
中華小學2016年開始為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環保相關的課程,並大力提倡戶外學習,甚至從2020年開始,在周末開放校園讓附近的年長居民在校內種植植物,舉辦工作坊,同學生分享環保和綠化環境的知識。
副校長卜心娜說,教師會讓低年級學生開始將環保納入生活,小三和小四的學生則會到社區活動,在觀察環境後尋找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為環保盡一分力。高年級學生則會在老師的引導下對全球暖化、環境污染等課題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高年級學生也會走入社區幫忙居民收集舊報紙、舊課本進行再循環,我們會同自助小組合作,讓有需要的家庭來領取這些課本,進而幫助更多的人。」
此外,學生在課外時間也有機會參與工作坊,比如動手將紙杯做成手工藝品、筆筒、收納箱等。中年級的學生則會接觸蚯蚓、學習蚯蚓繁殖方面的知識,以及它們在生態環境保護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卜心娜說:「學生的反應非常積極,家長也非常支持,因為我們一般會讓學生拍照片或視頻,記錄自己和家人的一些環保習慣,比如說種植盆栽或再循環物品,在地球一小時的電源節能活動時,他們都會鼓勵家人熄燈,因此這些環保習慣已經逐漸融入他們的生活中。我們希望從小建立學生的韌性,因為現在的孩子生活都比較舒適,沒有太多機會接觸大自然,因此校方希望能在這方面扮演角色,培養他們不怕勞動吃苦的精神,將來為社會做出貢獻。」

少小學積極推廣著重綠色環保的應用學習課程吸引學生報讀。(圖:中華小學)
另外一所大力推動環保教育的是育青小學。校方2019年組織綠色運動小組,讓學生、教師和學校其他職員參與綠化環保的相關活動。小組也會舉辦講座,去年還在校園舉辦展覽,展出用在非洲海域撿回來的廢棄拖鞋製造而成的藝術品。
團隊今年也重整學校花園,搭建了溫室花房,讓學生們學習種植蔬菜,進而學習有關實現糧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知識。
高年級主任兼環保教育主導老師李雯琳說,校方也精心規劃,在不同科目中融入環保知識。
她表示:「環保教育團隊和其他科系共同設計了跨學科項目,讓學生意識到不同學科的教材中有不少內容相互聯繫,例如小四學生能夠結合英語和科學有關向日葵的課本內容,學習向日葵的生長周期,最終會在學校花園學習種植向日葵。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接觸自然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我們也帶學生到動物園、園藝園林和雙溪布洛濕地保護區等,讓他們在實況中學習。我們也將同勿洛的社區和綠色機構合作,探討如何讓學生把保育自然的知識傳授給居民,鼓勵整個社區為綠化環保做出貢獻。」
校方正在考慮使用果皮來製造酵素,讓學校清潔工當成清潔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