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乙康(站者)出席新加坡卫生部和国立健保集团的对话会,并公布小组的调查报告。(早报网图)
(新加坡讯)新加坡拟采取零容忍政策,日后若有病患虐待或骚扰医护人员,情况不急者,或会被请走。
根据《联合早报》的报道,当地三分之一的医护人员每周至少目睹或经历一次虐待或骚扰,为加强对他们的保护,这些病患若情况不急,或会被请走。
另外,对医护人员施暴的看护和访客,也可能被禁止进入医院诊所,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新加坡预防骚扰和暴力对待医护人员劳资政工作小组公布调查结果,建议对任何形式的医护人员虐待和骚扰采取标准化的零容忍政策。
工作小组对逾3000名医护人员和逾1500名公众进行调查后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医护人员,在过去一年曾目睹或亲身经历被病患或他们的看护者虐待或骚扰;三分之一的医护人员每周至少目睹或经历一次虐待或骚扰。
药剂师、病患服务助理和护士等一线医护人员,更有可能面对虐待和骚扰。
最常见的虐待和骚扰形式是病患和看护大喊大叫、威胁对医护人员提出投诉或采取法律行动,以及贬低他人的言论。
调查结果指出,这些医护人员有时会将被虐合理化,认为是工作的一部分,或是同情患者的情况,因此不会对他们采取行动,忽视被病患虐待和骚扰的情况。
工作小组建议采用标准化零容忍政策和三管齐下的框架,即保护面临虐待和骚扰的医护人员、防止导致虐待和骚扰的情况、促进医护人员与患者和看护之间的积极关系。
小组也建议,建立支持举报的文化,实施明确的处理方式,对于施暴者发出警告、拒绝不合理请求,以及让无需紧急医疗护理的施暴病患出院,或阻止施暴的看护和访客进入医院。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今日出席卫生部和国立健保集团的对话会上,公布小组的调查报告时。
他说,在调查虐待事件时,医护人员必须感觉到自己并不孤单,而是得到周围的人包括上司、医院管理层、卫生部、部长和绝大多数公众的支持。
“当主管采取行动疏离施虐者,而施虐者向议员或卫生部长投诉时,主管不能因为服务不当而受到谴责。我们必须认同这点,反对极少数的施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