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不嫌多 民众也盼预算案应对就业和住屋问题

过去一年来,民众通过政府提供的多项津贴和回扣,生活压力得到缓解。面对眼下的消费税和通胀负担,尽管仍有不少人认为“红包不嫌多”,但也有好部分的受访者希望来临预算案可以着重更广的层面,尤其是住屋和就业问题。
根据刚出炉的《2022年劳动市场报告》,我国去年第四季有3000人被裁员,创下2020年第二季以来的新高。因此,就业问题预计将是来临预算案所关注的课题之一。
职业配对网站没消息
50岁的叶淑仪通过职业前程配对网站寻找工作,已有三个月时间,但至今仍未有好消息。
她说:“我进去职业前程配对网站找工作,并且告知我想要的工作条件,但是我觉得他们的跟进和回应不是很多。”
她认为,网站的工作辅导员并未积极提供协助,因此希望政府能对像她这个年龄层的中年专业者给予更多关注。
也有不少妇女提出抚养孩子的挑战;育有三名小孩的蔡莉婷表示,养育孩子的费用并不便宜,最大的压力来自教育费,因此,她希望当局考虑通过儿童培育户头(CDA),为学龄儿童提供更多补助。
希望获得儿童教育补贴
去年9月开始,政府对约23万名六岁及以下的新加坡孩童提供200元的补贴,这笔款项分批存入孩童的儿童培育户头。
“200元的补贴太少,无法减轻负担,他们的学费一个月都超过200元了。”
另外,64岁的王莲爱则希望我国能效仿其他国家,为特需儿童提供更多帮助,尤其是在离开校园或培训中心后,这群孩子就会面对就业的问题。
曾经是学前教育人员的她表示,近日朋友的两名特需孩子到了澳大利亚,发现当地给的帮助非常好。
“他们有辅助金,让家长能够用这笔钱聘请保姆。父母也能用这笔钱来让孩子上野营课程,培养他们的独立和生存技能。”
预购组屋仍难申请?
至于27岁的医生谢思彦则觉得当局应推出更多预购组屋,同时缩短等待的时间。她说:“有些人试了三、四次没成功,等待项目完成的时间也很久,时间配合不到就只好放弃改买其他房子。”
在她身旁的男友李斯恺也表示,不仅是排队排很久,屋价也越来越高。
建屋局近日透露,随着建筑业渐渐摆脱疫情影响,我国预购组屋建造工程延误的情况已获得改善,受拖延项目的比率,已经由2021年的超过90%,减少到目前的40%。
副总理黄循财将在2月14日下午发表新财政年预算案,这将是他第二次以财政部长的身份发布这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