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民国名媛,到了新加坡被誉为“国宝”?“宝”在脸蛋吗?

2018年07月21日   •   4万次阅读

生活漂泊不定,但他们感情甚笃,

婚姻不失幸福美满。新婚燕尔的巴黎,

处处透著温馨浪漫,

连空气里都泛着丝丝甜意。

风雨同舟(陈友仁与张荔英)

每当风和日丽的时候,

他们会携手在塞纳河边漫步,

并肩去卢浮宫观摩画展,

或是一起参加法国的画家沙龙……

其实,陈友仁除了关心政治、

爱好文学之外,对绘画

也有相当的造诣,所以全力

支持爱妻的美术事业。

不仅陪她到郊外写生,

亲力亲为帮她操办画展,

并随时愿意为她摆姿势,

成为张荔英绘画生涯中

无可取代的肖像模特。

陈友仁肖像 张荔英

抗战爆发后,陈友仁前往

香港从事抗日活动。不料香港沦陷,

他们夫妻双双被日军逮捕,

并被转押送至上海软禁于家中。

陈友仁肖像 张荔英

在漫长的幽居岁月里,

张荔英始终与丈夫风雨同舟,

不离不弃。期间,张荔英

用自己手中的画笔为丈夫

画了很多肖像画,

张荔英《自画像》1946年

也以自画像的形式,

记录下他们生命里的苦痛

悲欢和风雅独自。抗战胜利前夕,

陈友仁病逝于上海。那一年,

张荔英38岁。之后,她又继续被

软禁一年,直到二战结束才被释放。

静物

此后,她以卖画为生,

在上海、纽约、巴黎等旅居地

都办过画展。

作品中的签名始终是"CHEN"。

静物

她与陈友仁结婚后,就随了夫姓,

英文名Georgette Chen

是西方艺术圈所熟知的她的名字。

其一生存世之画作,统统沿用了夫姓。

即使她后来短暂改嫁也不愿改姓。

如此深情,天地可鉴。

《北平风景》1946年

新中国成立前夕,

张荔英离开中国大陆,随身携带

一幅自己创作的《北平风景》,

连同她的故国心影,只身

漂泊到了南洋。

风景

1954年,应新加坡南洋

美术专科学校校长林学大之邀,

张荔英任教于该校长达27年之久,

教授素描与油画,润泽了

新加坡无数的莘莘学子。

历经战乱、软禁、生离死别

及种种风波以后,颠沛流离半生

的张荔英深刻领悟到,

没有什么比能在这平静的新加坡安身、

靠绘画教学为生来得更叫人安心了。

海边张荔英

在张荔英看来,新加坡长夏无冬,

风光旖旎秀美,海岸风平浪静,

最适合户外作画;而到户外采景,

正是她最喜欢的作画方式。

《舢舨翩翩》1950年代

于是,人们常见一个

风姿绰约的女画家,开着她那辆

粉红色小车,忍受着炽热阳光的煎熬,

穿行于椰风海韵中,

只为找寻一个可以入画的好景。

在那个鲜少有女性开车的年代,

这实在是都市的一道风景,

更是一个艺术家忠诚的从艺态度。

而张荔英的小红车,

有时候也成了画面的一部分。

南下之后的张荔英,

以其现代艺术美学观及对油彩

的娴熟掌握,为20世纪的新加坡

艺坛注入了一股清新活力,

并成为南洋画派的女先锋。

张荔英

她身兼艺术家和教师的身份,

同时也是一位激励人心的人物。

当张荔英第一次踏足南洋美专,

便对这座古朴的校园一见倾心。

之后,她在此执教直到退休。

她每年带一个毕业班,

每一个毕业班交到她手上,

都会成为她所说的“我最

偏爱的一个班”;

年底骊歌响起,她又会亲手为毕业生

写一篇离别感言。柔软的文字里,

包含了一名教师对即将离校学生的

谆谆嘱盼,对学校的自豪和爱护;

也有一名画家对艺术的解读,

对潮流的诠释……

静物 张荔英

这样的“离别感言”,她一写便是

20余载。除了每年带一个毕业班,

她还长期兼任英文秘书,协助

校方处理相关事务,屡次在关键

时刻为学校立下汗马功劳。

静物 张荔英

时光知味,岁月沉馥。

张荔英八十七载悠悠岁月,

不仅桃李盈门,亦留下

画作无数。

她别样的人生,

不仅塑造了她个人的禀赋,

同时铸就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

让她成为20世纪亚洲最杰出

的艺术家之一。

客家女人

她一生所绘,包括人物画像、

静物画与风景画。其作品拥有完美

无暇的笔法、暗淡柔和的色彩,

及一丝不茍的构图,

以其精致和细腻而闻名。

静物 张荔英

她的画风深受塞尚和梵高的影响,

并糅合了后印象派与野兽派两家之长。

但她并不盲从,而是以其独特的美术

天赋,深刻体悟西方美术技法与审美

精髓,西为中用,开创出清雅宜人、

华而不艳的画风。

静物 张荔英

张荔英作品一直深受各方

人士的喜爱,被收藏于法国、

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

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张荔英为马来西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绘肖像(1955-1956年)

据说马来西亚"国父"东姑阿都拉曼

就收藏了她三幅画作。但她的

大部分作品,都被新加坡政府

视为文化瑰宝,典藏在

国家美术馆内。

还有一部分被拍卖,

用所得资金设立了张荔英

美术教育基金会,帮助那些家境

贫寒的学生完成学业。

张荔英1967年的《水果》,香港佳士得83万新元成交

当地美术界还认为,

她是第一个把法国印象派绘画

艺术引进亚洲之人。因此受到

了广泛的尊敬。

《热带水果》

1982年,新加坡政府授予

张荔英国家文化艺术奖章,

以表彰这位富有献身精神的

杰出画家及美术教育家,为

新加坡绘画艺术所做出

的巨大贡献。

1985年,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属下的国家画廊,为张荔英举办了

“新加坡先驱画家:

张荔英1985年回顾展”。

这是张荔英一生中规模

最为盛大的展览,一口气展出

女画家172幅作品,连纪念册

也被索取一空。

《莲花颂》,1962 年,长近1.5米

2013年,张荔英创作的

《莲花颂》,在香港苏富比以

916万港元落槌。这不仅是张荔英

创作生涯中最为出色之作,还是至今

拍卖史上最大尺幅的张荔英作品。

该作品是女画家在自家花园,

面对一池荷花,以一支性灵之笔,

幻化出一幅和平恬静,充满禅意

的不朽之作。画面中莲花摇曳

的风姿,宛如交响曲的高低音符,

充满着宁静、温暖的神采。

《莲花颂》局部

而莲花乃佛家安静之物,

圣洁之花,象征品格高洁,

慈悲怜悯、蕴含般若之力量。

《风中荷花》1970年

所谓,文如其人,画由心生,

张荔英就是这样一位忠实于

艺术、品格纯正、超逸脱俗、

性格外柔内刚的传奇女子。

上一页
2/2
新加坡16岁“嫖娼”不违法?!揭秘本地色情行业真实收入
2025年05月01日   •   7万次阅读
新加坡12家银行定存利率汇总!存这里最划算!中国用户能开这些银行账户
2025年05月03日   •   6万次阅读
牛车水食肆纷争升级!女店长与店员当街互殴,双双送医一人被调查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GE2025】 “我们拿鸡翅,但送你整只鸡!” 行动党候选人言论引关注
2025年05月01日   •   5万次阅读
凌晨玩“宝可梦”捉精灵 老妇遇匪5手机被抢
2025年04月28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38岁女子在惹兰勿刹一带,遭两名陌生男子袭击绑起后抢劫
2025年04月29日   •   4万次阅读
【GE2025】新总理效应 行动党大胜 黄循财首次领军受肯定
2025年05月04日   •   3万次阅读
卷土重来! “蹭饭女团”讨钱 专挑阿叔下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知名马拉松赛事惊现悲剧,一名45岁男子比赛中晕倒,抢救无效身亡
2025年04月28日   •   3万次阅读
好凶!女司机抢泊车位 抢赢了还嚣张这么做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三周后的生命重逢!里峇峇利路火灾获救孩童家长泪谢救命客工
2025年04月30日   •   3万次阅读
【GE2025】工人党群众大会人山人海 行动党阿裕尼候选人:我们不怕
2025年04月28日   •   3万次阅读
因澡堂偷拍丑闻!新加坡前外交官抗疫奖章被正式褫夺
2025年04月30日   •   2万次阅读
反对党:婚外情!洗钱!贪污!买不起房!新加坡要沦为乞丐国度!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月台喝水险挨罚 留学生:一口差点喝掉500新币!
2025年04月30日   •   2万次阅读
14 岁少年犯罪 “狂飙”!持枪抢劫、下药盗窃、无证逆行,终入青年改造所
2025年04月30日   •   2万次阅读
东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2025年04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大选,中国朋友问:工人党支持者那么多,为何打不过PAP?
2025年05月04日   •   2万次阅读
邻居难忍异味报警 七旬轮椅叔被发现暴毙家中成腐尸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老字号包子有蟑螂 食客投诉恶心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疑上下扶梯碰撞 男子送餐员互殴
2025年04月28日   •   2万次阅读
【GE2025】滕沛源因美貌受不当关注 工人党吁尊重女性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GE2025】李显龙:外国人煽动种族宗教情绪 触犯新加坡两大禁忌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工人党战略“失准”? 辛苦耕耘的必争之地直接拱手让人
2025年04月28日   •   2万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