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你最怕的虫子是什么?
蚂蚁?蟑螂?
很多本地人最怕的,其实是蚊子!

那种黑白花纹的伊蚊!咬上一口,绝对让你心惊胆战!要是染上骨痛热(又称登革热)可不是闹着玩的!
今年,新加坡已经有5人,因为骨痛热死亡。今年内截至7月16日的累计病例达到20291起。有研究员表示,新加坡有抗体的人数正在下滑,骨痛热症有大爆发风险。
知名保龄球教练
因骨痛热去世
星期六(7月23日),曾担任国家少年队保龄球教练的许少碧,染骨痛热症送院,挣扎六天后情况恶化,不治离世。他的小女儿目前也不幸染上骨痛热症,目前仍未痊愈。

即使是曾经身体素质优秀的教练,也逃不过骨痛热的魔爪。何况我们普通人,更加要小心对待。
辣妈采访了一位患上骨痛热的粉丝,也总结了患上骨痛热的症状,以及防范伊蚊的方法,给大家一个提醒。

“我得了骨痛热”
之前有得过骨痛热的小伙伴告诉辣妈,痛苦程度远远超过新冠!持续高烧、全身剧烈疼痛、刷牙满口鲜血、全身红疹……想想就可怕!
辣妈采访了一位在新加坡得了骨痛热的粉丝,请她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感染骨痛热后的康复过程和感受。
作者|Hhhhhh@小红书 编辑|伯爵红茶 没想到没中Covid,先中了骨痛热。
我是小韩,今年29岁,2015年毕业来的新加坡,目前为止已经七年了,现在是一名托儿所的华文老师。
来了这几年一直有听说过骨痛热,听说伊蚊咬了很严重。但是身边的朋友也从未得过,所以总觉得这个事情不会发生,也更不可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确诊骨痛热
6月24日 晚上下班回到家,有点头疼,晚上洗洗就早点睡了。夜里睡得也不踏实,还很燥热,我以为是我要来大姨妈的前兆。
6月25日 早上起床还是头疼,我测了两次体温都是37.1℃,心想可能是因为晚上没睡好,就去上班了。上班路上感觉有点头晕还想呕吐,我以为是我没吃早餐低血糖的原因。所以赶紧到了学校以后吃了一个面包。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感觉身体很无力,就跟校长请假去看医生。到了诊所医生给我量体温的时候,体温已经升高到38.5℃了,当时头疼得要炸开,后背疼得也不行了。
医生给我做了抽血检测,以确认是否是骨痛热症。
下午5点多医生打电话告诉我感染了骨痛热,血小板是139,让我第二天早上回诊所抽血。

开始我还不确定是在哪里咬的,后来看到楼下张贴的布告,才确定是在家被咬的,因为我们是重灾区,每天人数都在上涨,单单我们这一片就有将近300例。

退烧了但血小板持续下降
6月26日 早上起来体温降到37.8℃,吃了药去诊所抽血,后背仍然很疼,甚至觉得盆骨都疼,今日血小板117。
6月27日 没有发烧身体仍然很疼,抽血检测血小板111,还在下降。

6月28日 目前情况都还不错,检测血小板95,还是在一路往下降,身上已经开始长疹子了。


病情反复 转去NUH急诊
6月29日 今天早上又发烧了,连起床都很费事,身上疼得厉害。一边流眼泪一边从床上爬起来,吃了两片药去诊所了。
医生看到我就说我的状态很不好,量了两次血压都才80,医生害怕我晕倒,给了我转诊信,建议我立马去医院的急诊。

听到医生这么说,我开始有点怕,一边哭一边打电话给男朋友。男友立马接我去了NUH国大医院急诊。

终于在急诊挂上了点滴。医生建议我住院观察,可是从中午等到快凌晨还没有床位,于是我大半夜又被医生赶回了家。幸好朋友来接我,不然大半夜一个人回家也太可怜了。
当日血小板88,满身红疹。

6月30日 早上起床感觉状态还不错,于是起来后又去诊所抽血,血小板76,全身红疹,已经变成大片大片的,全连在一起,超级痒,只能吃止痒药了。
医生建议我不要用牙刷刷牙,因为牙龈容易出血,刷牙容易搞得满嘴是血。想一想都觉得恐怖,我好害怕……

7月1日
血小板75,又降了。幸好只降了1,医生说明天还要回去抽血,还建议我不要用牙刷刷牙。今天有个好消息,身上的红疹慢慢消失了一些。

血小板回升 红疹消失
7月2日 血小板76,今天回升了,医生说明天可以在家休息一天,开心。
7月4日 血小板回升到100了,医生让我在家休息,过两天再去抽血看一次。我问医生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去上班,医生说我的血小板回升到150就可以回去了,现在最主要就是好好休息。红疹也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了。
终于康复
7月6日 今天去了诊所,医生说我恢复得都很不错,明天可以回去上班了。yes~
刚回去上班的时候,觉得自己身体很虚,没有什么力气。后来经过调养渐渐地恢复,目前没有发现什么后遗症。
现在我看见了一只蚊子都会怕的要命要命的,姐妹们出门防蚊喷雾真的一定一定要喷起来!
近期骨痛热疫情很严重
截至2022年7月18日,有294个骨痛热活跃区,其中94个达到红色警报(即集中区有10例或更多病例)。 像上周去世的保龄球教练,他家就处于裕廊西中1路一带的黑区,至今累积了101起病例。

图片源自NEA网站
骨痛热小知识
骨痛热感染是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的地方性疾病,尤其多发在东南亚—带,比如新加坡。

骨痛热是由一种有4个株种——1型、2型、3型和4型的被称为骨痛热病毒的虫媒传播病毒引起。
某个株种的感染使机体产生免疫,对另一个株种并没有免疫力。因此,人一生中最多有可能感染4次骨痛热,不过,这种几率并不高。这是因为新加坡只有一个主要株种和另一个较小比例的次要株种。
骨痛热的传播途径是通过被感染的伊蚊叮咬。人传人几乎很少见。潜伏期3-7天。
症状包括: 发烧伴随肌肉痛,头疼 发红的皮疹以及有时皮肤上有瘀血及出血点 眼球痛(眼部肌肉痛) 呕吐,腹泻以及手脚肿胀 牙龈出血,流鼻血以及少数吐血

图源:Hecho健康
骨痛热没有特殊治疗。所有的治疗都是支持及对症疗法。例如,对发热、呕吐、腹泻、胃炎的治疗以及如果出血或者血小板小于20,000/ml 时输血小板。
注意事项 : 并不是所有的骨痛热患者都需要住院,大多数可以在门诊就诊。
住院的标准包括: 脱水及呕吐,需要静脉输液 血小板急速下降或者疾病早期血小板过低 发现任何部位的出血 患有多种疾病,病情复杂的患者 气急或者低血压
如何预防骨痛热
今年上半年,国家环境局在稽查行动中发现多达约1万零800个蚊子滋生处,其中约半数是在住家发现。在骨痛热症黑区,这个比例更是高达6成。
也就是说,把很多人叮进医院的伊蚊,都是“自己家养出来的”!除了政府派人频繁打药、放绝育公蚊子之外,我们也要自己动手,时常清理家里隐患。

杜绝蚊子在家产卵的方法:
打碎结块的土壤表面 倒掉花盆下的积水 把盛水容器倒过来放置 每天更换花瓶里的水 保持屋顶排水沟清洁并在里面放置 BTI杀虫剂 而且,环境稽查员会上门检查的哦!
在住家发现一个蚊子滋生处,初犯者须缴付200新币销案罚款;同一次稽查行动中,发现多个滋生处则罚款300新币。违例超过两次的住户将被控上法庭,到时可被罚款最多5000新币,或是监禁最长三个月,或是两者兼施。
行动起来!保护大家,也是保护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