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恩强:新加坡“石油教父”的命运

2021年02月17日   •   2万次阅读

以往,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林恩强一声吼,东南亚油价也要跟着抖三抖”。林恩强的名号,在整个亚洲石油界一度如雷贯耳。

年近八旬的林恩强,在公众视野中已消失长达15年,业务也都开始转交给儿女操持。他本该带着荣耀安然退休,然而,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国际油价暴跌后,这位油王却深陷债务泥潭和造假风波,他一手创立的兴隆集团也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在石油界闯荡一个甲子,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从林恩强鲜明的个人性格来看,他的浮沉命运似乎早已注定。

从“油耗子”到“油贩子”

1943年,林恩强出生在福建莆田埭头镇的一个村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为维持生计,东南沿海的很多居民都选择下南洋谋生,林父也不例外。12岁时,林恩强随母亲迁居新加坡,读完中二后就辍学跟着父亲出海打鱼。

其时,新加坡已经凭借地理优势,有了数十年的石油贸易历史,成为亚洲最大的石油贸易中心。每天出海打鱼,林恩强都能看到不计其数的大小邮轮经过,也目睹了“油耗子”们的身影。

所谓油耗子,就是做石油走私生意、赚取中间差价的人,他们晚上带着油桶出海,天亮前,再把盛满原油的油桶带到附近的地下炼油厂。虽然做油耗子赚得不多,但还是比卖鱼赚钱一些。在那个石油贸易兴盛且无序的年代,不少胆子大的人,都会和船老大搞好关系,弄点油来养家糊口。

不甘于像父亲一样一辈子打鱼谋生,18岁时,带着对财富的渴望,林恩强正式加入了“油耗子”队伍。

比起其他“油耗子”,林恩强更胆大贪心。别人一晚上跑一趟,他会来回跑两趟,甚至三趟。仅仅两年时间,他在当地地下石油圈已经小有名气,也攒下了一笔钱。

但林恩强有的不只是莽夫的大胆,他还有眼界。做“油耗子”并不光彩,受人鄙视,而且危险性极大,也赚不了大钱。当其他“油耗子”在操心怎么多捞点油、带多大桶合适时,他已经在盘算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了。

1963年,20岁的林恩强买了一辆油车,创办了兴隆贸易有限公司(即兴隆集团前身)。他不再活跃于夜幕下,改从“油耗子”手中收油,再拉着油跑业务,成了一名“油贩子”。而这一年,对于新加坡来说也是个特殊年份,它脱离英国统治,正式加入马来西亚。

“一人一车”的林恩强,依然异常勤奋,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跑业务,扩大销售渠道。新加坡的运输公司、郊区电厂到建筑工地等需要石油的地方,都能看到他推销的身影。刚开始,年轻的林恩强受尽白眼,不断被人拒绝,但他不以为意。他有自己的一套生意法则:第1次,他不理我;第2次,态度依旧冷淡;第3次、第5次,他愿意和我交朋友;再后来,他就离不开我了。靠着这套“磨”功,一年多的时间,林恩强就把油卖到了新加坡的各大角落,业务甚至扩张到了马来西亚的种植园、矿场、工厂等。

他开始招兵买马,购入了多辆油槽车,不断扩大业务。“圈地卖油”让林恩强有了不菲的收入,但他并不满足。看到往来于新加坡的巨型邮轮,林恩强有了更大胆的想法:别人能做,我为什么不能做?

1968年,林恩强花光积蓄、四处凑钱买下了兴隆集团的第一艘100吨邮轮“海狮号”,这艘邮轮是兴隆集团走上国际能源舞台的重要转折点,也让林恩强完成了从黑到白的转身,他不再是只拥有一艘小渔船的少年。

自此,兴隆集团开始进军国际石油贸易和航运业务,陆续购入多艘大型邮轮,并出租邮轮供大型跨国石油公司使用,建立了亚太地区最大的独立石油产品仓储中心——环宇仓储。随着公司发展日渐兴隆,林恩强的野心也越来越大,不断扩充业务线,开启了围绕石油的多元化运营模式。

林恩强胆大,是个热衷扑克的玩家,喜欢下大赌注,这让他一手打造的兴隆也成为一家喜欢冒险的公司。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隆的多次大手笔操作让它成为焦点。

比如20世纪90年代初收购5艘超级邮轮并定制19艘特殊邮轮;1998年通过价值1.2亿美元的一艘中东邮轮一次性购入46万吨柴油,更是一举奠定了其在新加坡柴油贸易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兴隆的大胆进军,让它成为新加坡本土最大的私营船主和独立石油贸易商,鼎盛时期运营著小到180吨的近海驳船,大到31.8万吨的130多艘大型邮轮,每年高达140亿美元的石油交易总值与BP、壳牌等跨国巨头在亚洲市场的份额相差无几。

在新加坡石油贸易地位逐步稳固的时代洪流中,林恩强的大胆和眼界,让他能借风起飞,成为名副其实的燃油大王。但他的过于胆大、敢冒风险的特质也为日后埋下了危机。

“OK林”起高楼

林恩强不仅胆大爱冒险,对朋友还特别仗义。只要他手里有周转的资金,就绝不开口提欠款。朋友找他借钱借车借船,他很少拒绝,常常豪爽地说“OK”。这帮他积累了大量人脉,也获得了一个称号——OK林。

在商海打拼几十年,手握一张全球客户网的林恩强,等于扼住了无数燃油商的咽喉,他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坊间曾流传这样一个说法,若要在新加坡买卖燃料油,林恩强不点头示意OK,即便你有再多钱,也无济于事。

但林恩强的OK,也是看人下料的。

尽管12岁就移居新加坡,林恩强仍然忠于自己的出身。他喜欢在莆田餐馆吃饭,最喜欢的一道菜是“百秒黄花鱼”,比起普通话或英语,他更喜欢说自己的母语闽南语。这样的林恩强,有着极强的同乡宗亲观念,只要是他看得起的同乡后辈,不管怎样,他都会帮衬。

比如新加坡的另一石油大亨吴再进,从福建到新加坡从事运油业务后认识了林恩强。林恩强对这个老乡十分照顾,不仅帮他将陆运生意做大,还指点他扩充产业链,一步步助其创立的新加坡美福石油集团壮大。

海澳集团的郑金泉曾面临无油可加的困境,后在吴再进的牵线搭桥下认识林恩强,解决了原油供应难题,得以二度起家,成为林恩强最为得意的门徒。创立泰山石化的蔡天真只身南下新加坡时,林恩强对他鼎力相助,没钱的时候借钱,没船的时候借船,一次都没有拒绝。

可以说,正是林恩强对福建籍门徒的培养,“福建石油帮”才能在20世纪90年代崛起壮大,涌现一批亿万富豪,更一度成为国内最为强大的民营石油势力。

林恩强也因此被尊称为“福建石油帮教父”,筑起了颇具权威的影响力高楼。就连兴隆的普通船员,也有很多来自他的老家福建莆田,足见林恩强对“祖籍关系”的看重。

但林恩强的这一点,令他毁誉参半。

在“传帮带”的模式下,福建油帮确实得以壮大,但也给圈子定了性,外乡人很难进去。在原油紧缺时,林恩强只给同乡人供货,其他省份的商人说破了嘴皮也未必能拿到货,这让其他地区的油商叫苦不迭,觉得“OK林”很不OK。

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江浙系、山东系崛起,福建系的身影逐渐退后时,曾得罪一大批外省油商的林恩强一旦面临高楼崩塌,似乎就有些力寡了。

林恩强不只是帮衬同乡人,也眷恋故乡的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就开始扩充中国市场,将福建作为“屯兵扎寨”的重要码头。先是在1994年建立了福兴润滑油子公司,早年陪同他打江山的黄学宏成为负责人;又于1995年在福州兴建一座可以停靠3万吨级邮轮的码头,但项目遭遇了滑铁卢,上千万美元的投资几乎打了水漂。

后者的失败并没有让林恩强放弃。16年后,他卷土重来,在湄洲湾先期砸下50亿元人民币,试图建设亚洲规模最大的石油仓储基地。为了搞定这个项目,早在2008年就逐步放权隐退的林恩强,在一两年的时间内频繁前往福建洽谈,才搞定了这个大工程。他还在仓储、原油提炼等多个方面加大与国有石油公司、地方政府的合作。在林恩强的眼里,中国市场的潜力太大了。

2011年,湄洲湾项目开启时,正是福建油帮兴盛之时。10年过去了,在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企业的百强名单里,福建系已寥寥无几,而“OK林”也开始面临新的大浪。

信用崩塌的冒失者

从1961年涉足石油至今,林恩强驰骋亚洲石油界半个多世纪。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助力他成功的种种个人特质,晚年却开始反噬他。

2020年4月17日,兴隆集团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其共欠下23家银行38.5亿美元的债务,林恩强更涉嫌教唆伪造文件、欺瞒损失、违规出售抵押品等行为。这个原本传奇的“石油教父”,在外界的口诛笔伐中,成了一个缺乏信用、铤而走险的冒失者。大厦的崩塌,不是发生在顷刻。

林恩强擅长囤油,然后高价转手。当初在“OK林”呼风唤雨的时代,这样的操作屡试不爽。为了在2020年1月1日起全球燃油限硫令新规正式实施后大赚一笔,兴隆再次大举囤货。不曾想,疫情暴发,燃料油需求下降,兴隆的囤货不仅滞销,还疯狂掉价。

从2019年10月31日到2020年4月9日被曝债务危机,兴隆的存货价值从12.77亿美元跌至1.41亿美元,累计跌幅达到89%。

对于任何一个贸易商,大举囤货都意味着风险,而兴隆的不幸,更是因为这是一次不设对冲的豪赌。

疫情还未扩散至全球时,林恩强参与了一次有关石油前景的讨论,他认为中国将控制住疫情,石油需求将从低迷中复苏,因而,他做出了相反的押注,赌原油价格即将上涨。

某种程度上,林恩强是对的,中国确实设法控制了疫情,石油需求也从2020年3月份开始逐渐恢复,但他未能预测到的是,这次疫情演变成了一场全球大流行。

更悲剧的是,大多数现货石油交易商都会利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来对冲头寸,但兴隆没有。20多年前,兴隆就因卖家推高价格有过惨重损失,但这并没有让喜欢冒险的林恩强警醒,没有积极对冲是兴隆数十年来习以为常的商业模式。

除了现货业务遭受打击,兴隆过去几年在期货交易中也遭受重创,亏损了8亿美元。本身在油价的持续低迷下,兴隆已经好几年没有盈利了,这笔亏损无疑是惨重的。更恶劣的是,这笔巨额损失被隐瞒了。对此,林恩强颇像亚洲家长的作风,一力承担,表示是自己指示财务部门操作,并告诉他们“如果出问题我来负责”。而其子林志朋则撇清责任,声称自己是受父亲林恩强的指示。

屋漏偏逢连夜雨,2020年8月,林恩强因教唆伪造交易文件骗取融资被控上法庭。最后,通过300万元具保在外。他还承认,因资金吃紧,曾出售大量银行贷款的抵押品筹措现金。各种纠纷将林恩强建起的高楼震得摇摇欲坠。

如今,这场风波还在继续,林恩强曾引领的“福建油帮”能否帮其挺过去,不得而知。但有些可笑的是,一边是银行追债,一边《2020胡润全球富豪榜》却将林恩强列入了榜单。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8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7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中国东北走出的传奇女王来新加坡了!“我不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
2025年07月06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300新币补贴!申请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2万次阅读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劝“我”别来新加坡?看完后我破防了……
2025年07月05日   •   2万次阅读
他等了14年,新加坡永居一直被拒!3岁就来了,一口流利的Singlish
2025年07月05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这么小,抵抗有什么用?挡得住吗?
2025年07月04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9747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阅读
只靠2万新币,30岁的他在新加坡打下7家店的江山!
2025年07月07日   •   7866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524次阅读
“年轻霸总”恋上新加坡70岁老人,结局竟然这么惨!
2025年07月07日   •   7353次阅读
新加坡前内阁部长将出任南洋理工大学高级顾问
2025年07月04日   •   7182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阅读
嘀——你的新加坡野邻居上线中,请及时查收
2025年07月03日   •   4788次阅读
榜鹅海岸巴士转换站启用,旧站即将翻新,增风扇长椅
2025年07月01日   •   444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