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友们,你们看过《变形记》吗?
以“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
阶级互换的新奇模式
节目红极一时

最近椰子发现了一个节目
可以堪称是
新加坡版“变形记”
一些新移民父母
将第二代送回了祖国的家乡
新移民父母和子女“互换”
“我,把孩子送回了中国老家”

铲土,杀鸡,席地而食!
让三个新加坡长大的孩子
受到极大的文化冲击!
中国新移民父亲
把女儿送回中国
跟随着父母的脚步
一位新加坡长大的女孩回到了中国
去父亲家乡当地的学校
体验生活和学习
发生的故事非常令人触动
获得了60多万点击
也收获了新移民父母
强烈的共鸣

爸爸说着一口普通话
但是女儿从口音和文化上
基本上看不到“中国”的影子

“
“我最喜欢上的课是——英文!我爸妈是来自中国,我是新加坡人。”(扎心了)
甚至他同学都不知道
她父母是新移民
以为她就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
他们一家人来新加坡
已经超过10年了

“
文萱和妹妹在新加坡出生,是本地公民。
爸爸把孩子送回中国
除了想让她看看自己长大的地方
也想让孩子知道
自己曾经儿时的辛苦
父亲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
放学回家要自己煮饭
要喂鸡喂猪
想让孩子体验一下这样的生活

“
奶奶,女佣把饭每天煮好,生活安排好,小女孩甚至连湿巴刹都没去过。
老父亲轻装上阵兴奋不已
“我们回家啦~”
结果刚下飞机立马懵波了……

这女娃下了飞机就乱跑
爸爸只能苦口婆心的
讲起了安全守则
“记得包要放好,人不能乱跑!”
特别交代了
千万别拿书包和面巾纸占座
也是超有新加坡特色了(捂脸)

开始的一幕就让我们鼻酸
这娃没吐槽
农村生活略艰苦
而是飞扑到老家亲人的怀里~
逐一接受熊抱!

“
“操著一口新普说自己是新加坡人的小女孩,在父亲家乡看到亲人,却完全没有陌生感了。刚才还说自己是Singaporean,现在却让我们深感——血浓于水!”
他们去了本地小学
这个小学只有330个学生
文萱在新加坡的小学
有近1000名学生
在操场举行的升旗仪式
木质的课桌和书本
学校高挂的校训
还有那丑美丑美的校服
让我们回忆满满



然而,对于我们来说熟悉的一切
对新加坡长大的文萱来说
非常的陌生
一进教室,女孩就受到了
早读的暴击
她不明白为什么
大家要这么大声的读课文

“
同学读课文,文萱害怕的捂住耳朵
1
上课时间不同
爸爸也说在新加坡
早上7:30上学,1点半就放学
但是中国学校和他小时候一样
7点半上学5点半才放学
而且,这个农村的小学
50个学生挤在一个教室里
大声早读的噪音和拥挤
都让她非常的困惑和不适应

“
下课后的文萱,飞奔著走出了教室
2
陌生的仪式
爸爸亲手给女儿
带上了红领巾
嘱咐她“等下别人怎么做
你就怎么做”
从没参加过升旗仪式
也不懂红领巾是什么的娃
全程状态外

“
爹一脸庄严肃穆,娃一脸懵波
3
语文课本太难
虽然是同年级
但是中国语文课程
对她来说有点难
被cue起来读拼音
也是磕磕巴巴的读不好

老师和爸爸反馈
“拼音比较差一点
很多生字也不会”
爸爸关切的问
“这边的课程是不是
比新加坡的华语课难?”




文萱在新加坡很
“outgoing and sociable”
(外向擅长交际的女孩)
这个Kiasu女孩被陌生的环境
和爸爸尖锐的问题
触到了泪点

在学校受到了
相当大的文化冲击
文萱还要接受另一个挑战
自己去菜市场购物

这位老父亲也是real操心
事无巨细的交代著
结果女儿特别给力

曾经被杀鸡吓到的女儿
却穿梭在菜市场中

顺利完成了任务,完美!
(还自学了讲价技能)

“
我以为她要花半个钟头,结果10分钟就搞定了,原本还担心她钱够不够,会不会讲价?她做的很好,我很为她骄傲。
文萱也体验了
大家族相聚的感受
在新加坡只有一家四口
在这里家族团聚很热闹
文萱抱住了堂姐
这种热闹,在新加坡难以体会

爸爸感触很深
这一次回来深觉物是人非
想起自己儿时场景
回忆起去世的父亲
他几度哽咽最后落泪
让远在海外的我们感同身受
故土啊,始终难离

看着文萱开心的样子
爸爸表示以后再忙
也要每年回家和家人们团聚
我想,这样的画面
也勾起每个移民者
心中遗憾的感受吧……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点燃了送别的烟花

离开了亲人的怀抱
孩子踏上了归途
对于爸爸来说是“离乡”
对于文萱来说是“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