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友們,你們看過《變形記》嗎?
以「城市孩子和農村孩子」
階級互換的新奇模式
節目紅極一時

最近椰子發現了一個節目
可以堪稱是
新加坡版「變形記」
一些新移民父母
將第二代送回了祖國的家鄉
新移民父母和子女「互換」
「我,把孩子送回了中國老家」

鏟土,殺雞,席地而食!
讓三個新加坡長大的孩子
受到極大的文化衝擊!
中國新移民父親
把女兒送回中國
跟隨著父母的腳步
一位新加坡長大的女孩回到了中國
去父親家鄉當地的學校
體驗生活和學習
發生的故事非常令人觸動
獲得了60多萬點擊
也收穫了新移民父母
強烈的共鳴

爸爸說著一口普通話
但是女兒從口音和文化上
基本上看不到「中國」的影子

「
「我最喜歡上的課是——英文!我爸媽是來自中國,我是新加坡人。」(扎心了)
甚至他同學都不知道
她父母是新移民
以為她就是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
他們一家人來新加坡
已經超過10年了

「
文萱和妹妹在新加坡出生,是本地公民。
爸爸把孩子送回中國
除了想讓她看看自己長大的地方
也想讓孩子知道
自己曾經兒時的辛苦
父親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
放學回家要自己煮飯
要喂雞喂豬
想讓孩子體驗一下這樣的生活

「
奶奶,女傭把飯每天煮好,生活安排好,小女孩甚至連濕巴剎都沒去過。
老父親輕裝上陣興奮不已
「我們回家啦~」
結果剛下飛機立馬懵波了……

這女娃下了飛機就亂跑
爸爸只能苦口婆心的
講起了安全守則
「記得包要放好,人不能亂跑!」
特別交代了
千萬別拿書包和面巾紙占座
也是超有新加坡特色了(捂臉)

開始的一幕就讓我們鼻酸
這娃沒吐槽
農村生活略艱苦
而是飛撲到老家親人的懷裡~
逐一接受熊抱!

「
「操著一口新普說自己是新加坡人的小女孩,在父親家鄉看到親人,卻完全沒有陌生感了。剛才還說自己是Singaporean,現在卻讓我們深感——血濃於水!」
他們去了本地小學
這個小學只有330個學生
文萱在新加坡的小學
有近1000名學生
在操場舉行的升旗儀式
木質的課桌和書本
學校高掛的校訓
還有那丑美醜美的校服
讓我們回憶滿滿



然而,對於我們來說熟悉的一切
對新加坡長大的文萱來說
非常的陌生
一進教室,女孩就受到了
早讀的暴擊
她不明白為什麼
大家要這麼大聲的讀課文

「
同學讀課文,文萱害怕的捂住耳朵
1
上課時間不同
爸爸也說在新加坡
早上7:30上學,1點半就放學
但是中國學校和他小時候一樣
7點半上學5點半才放學
而且,這個農村的小學
50個學生擠在一個教室里
大聲早讀的噪音和擁擠
都讓她非常的困惑和不適應

「
下課後的文萱,飛奔著走出了教室
2
陌生的儀式
爸爸親手給女兒
帶上了紅領巾
囑咐她「等下別人怎麼做
你就怎麼做」
從沒參加過升旗儀式
也不懂紅領巾是什麼的娃
全程狀態外

「
爹一臉莊嚴肅穆,娃一臉懵波
3
語文課本太難
雖然是同年級
但是中國語文課程
對她來說有點難
被cue起來讀拼音
也是磕磕巴巴的讀不好

老師和爸爸反饋
「拼音比較差一點
很多生字也不會」
爸爸關切的問
「這邊的課程是不是
比新加坡的華語課難?」




文萱在新加坡很
「outgoing and sociable」
(外向擅長交際的女孩)
這個Kiasu女孩被陌生的環境
和爸爸尖銳的問題
觸到了淚點

在學校受到了
相當大的文化衝擊
文萱還要接受另一個挑戰
自己去菜市場購物

這位老父親也是real操心
事無巨細的交代著
結果女兒特別給力

曾經被殺雞嚇到的女兒
卻穿梭在菜市場中

順利完成了任務,完美!
(還自學了講價技能)

「
我以為她要花半個鐘頭,結果10分鐘就搞定了,原本還擔心她錢夠不夠,會不會講價?她做的很好,我很為她驕傲。
文萱也體驗了
大家族相聚的感受
在新加坡只有一家四口
在這裡家族團聚很熱鬧
文萱抱住了堂姐
這種熱鬧,在新加坡難以體會

爸爸感觸很深
這一次回來深覺物是人非
想起自己兒時場景
回憶起去世的父親
他幾度哽咽最後落淚
讓遠在海外的我們感同身受
故土啊,始終難離

看著文萱開心的樣子
爸爸表示以後再忙
也要每年回家和家人們團聚
我想,這樣的畫面
也勾起每個移民者
心中遺憾的感受吧……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點燃了送別的煙花

離開了親人的懷抱
孩子踏上了歸途
對於爸爸來說是「離鄉」
對於文萱來說是「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