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财政赤字增加和债务积累的速度远远快于过去经济衰退中最初几年的速度,包括最严重的两次经济衰退——“大萧条”和全球金融危机。疫情期间财政赤字的规模,仅有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可与之相提并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目前全球约60%的低收入经济体已陷入债务困境,而中等收入国家的偿债负担也已达到30年来的最高水平,债务违约以及政府破产的风险也大大提高。

在当前这种安全局势和经济前景下,许多国家政府会加大国防和安全的拨款,减少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拨款。
换句话说,人们会把资源花在对彼此的防备上,而不是在对自己民生的改善。 三、全球气候变暖 刚过去的四月,见证了新加坡40年以来的最高温。
2022年4月1日,海军部(这是新加坡一处地名)气象站记录到了36.8°C。这是自1983年3月17日以来的单日新高。当时,新加坡记录的高温是37°C。

一般来说,由于季候风交替,四月、五月是新加坡一年最热的时候。
新加坡气象局说,东南亚自2020年底开始经历拉尼娜现象,本来应该更为潮湿,气温也应该会下降一些,但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新加坡近期十分炎热。

尽管如此,新加坡尚未出现热浪。上一次热浪出现在2016年4月。在新加坡气象局的定义下,“热浪”指的是连续三天最高温超过35°C、气温中位数不低于29°C。
我们可以想像,这几天不算热浪,尚且这么热,出现热浪时,是不是得脱层皮?

在刚过去的四月,尽管几乎半个月气温在34°C以上,但由于多日下雨,而且降雨量异常大,平均气温并不高,实际上,它是过去十年平均气温第三低的四月。
在历史上,新加坡每十年会出现一两次热浪。
气象专家说,到了本世纪下半叶,热浪出现的频率会更高。
新加坡气象局说,2021年平均气温比1948年高了1.8°C。
在全球范围内,2021年平均气温比工业革命之前的1850年高了1.1°C。过去十年(2011-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十年。

在未来五年,全球气温会持续上升,预计将比工业革命之前高1.5°C。
印度媒体报道,古吉拉特邦的志愿者每天救起数十只从天空坠落的雀鸟。这些雀鸟由于天气太热而且缺水,在飞行时体力不支而坠地。

古吉拉特邦一个兽医站的兽医表示,过去数周已有志愿者送来数千只热晕坠地的雀鸟,情况是近年来最糟糕的。
由于热浪来袭,古吉拉特邦卫生系统已向各医院发出警示,要求设立中暑和热伤害等病症的急诊病人。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 海平面升高,粮食减产,极端天气
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规模空前的影响,出现极端干旱和极端天气,导致粮食减产,极地冰层融化、海平面上升造成发生灾难性洪灾,重大山火、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地势低洼的城市岛国新加坡受其影响更加严重。
1980年至2020年,新加坡气温中位数从26.9°C上升至28.0°C;从1975年至2009年,新加坡海平面上升的幅度从1.2毫米增至1.7毫米。

根据气象署发布的2019年常年气候评估报告,新加坡平均海平面高度较1970年的水平,已经上升了多达14公分。最新研究指出,到了2050年,新加坡海平面将上升0.2米,到了2100年将上升1米。
极端天气将越来越常见,暴雨灾害在新加坡更加严重,很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恶化。加上海平面上升,届时将出现更多、更常见的水灾。

(图源:Minsoon Lee脸书)
2001年12月25日,一个热带扰动在新加坡以东的季风槽内发展;27日早上,在新加坡东北偏东约140公里处发展成热带气旋;之后,台风“画眉”以时速约14公里向西移动,当晚在新加坡东北约60公里处的马来西亚半岛南端登陆,并在新加坡以北约30公里至40公里处掠过。

新加坡出现天降冰芯片的反常现象,可能是冰雹。“画眉”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带来强风和大雨,当地有树木倒塌,道路出现水浸,导致交通受阻。另外有部分火车延误,飞机要延迟降落或转飞其他机场。
“画眉”是有纪录以来太平洋上最接近赤道形成的热带气旋,也是有纪录以来首个影响新加坡的热带气旋。
科学家尚不确定这是偶然现象,还是将逐渐成为本地区的常态。
新加坡政府曾宣布,未来100年要花1000亿新元或更多,采取必要防御性措施保护海岸线防洪安全。
其他措施包括:启用全球最大的浮动太阳能系统、在建筑外层试用特殊降温涂料、在全岛多栽种100万棵树木、在2050年前淘汰未减排的燃煤发电,并提前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碳排放的目标。
为加速减排,新加坡从2024年起分阶段上调碳税:2024年和2025年每吨25新元;2026年和2027年45新元;预计最迟在2030年上升到50至80新元。主要征税对象虽是每年排放至少2.5万吨温室气体的设施,共约50家发电厂和大型制造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