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莲花大树艺术装置 阿裕尼居民环保庆中秋

配合即将到来的中秋佳节,阿裕尼集选区将设立人协百盛艺术节“艺术村”,展出与居民共同制作的五个别具意义的环保艺术装置,为该区增添佳节气氛的同时,也拉近居民之间的距离。
今年阿裕尼集选区的“艺术村”由六个社区艺术与文化俱乐部共同设立,所展出的五个环保艺术装置则分别由五个社区艺术与文化俱乐部呈现,每个艺术装置由一名艺术家构思与设计。
为了增进社区凝聚力与团结精神,主办方也让居民参与动手制作,并在一个多月前举办了工作坊,邀请艺术家们到场教导居民。

实龙岗区展出的艺术装置,主要以废弃塑料薄片和水桶,创作出七只鲤鱼在池塘里戏水的场景。(图:叶衍娴)
其中,在实龙岗区展出的艺术装置,主要以废弃塑料薄片和水桶,创作出七只鲤鱼在池塘里戏水的场景,并以废纸制成的一朵朵莲花来点缀周围。
艺术家田志文接受《8视界新闻网》访问时说,从构思、设计再到准备动手制作的整个筹备过程就花了一到两个月的时间。他希望通过这个艺术装置能激发公众,以一个新的视角欢庆中秋节。
“我相信很多人说到中秋节会联想到嫦娥、玉兔、提灯笼、吃月饼、赏月之类的,希望说通过我们的艺术作品,能带给大家一个新的角度来欣赏和欢庆中秋。”

田志文提到,七条鲤鱼代表着完整、团结与和平。(图:叶衍娴)
田志文提到,七条鲤鱼代表着完整、团结与和平。他希望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庆祝的节日,而是每个种族都能聚在一起,一起欢庆的节日。
此外,加基武吉区则会展出由再循环利乐包装(Tetra Pak)制作而成的大树灯笼装饰。

加基武吉区将展出由再循环利乐包装制作而成的大树灯笼装饰。(图:叶衍娴)
艺术家黄嘉怡受访时指出,她的作品使用的都是过期的包装盒、塑料制品和旧衣服,而这些材料都是她从朋友、家楼下的咖啡店,或是参与工作坊的居民那里收集而来,希望能够从中让居民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
“我希望居民可以学到其实家里有很多东西可以(用来)做成艺术品,可以做成自己的灯笼,其实不用去买,东西都可以重用,都可以升级再造。”
参与工作坊居民:期待看到完成品
39岁实龙岗区居民李彦𨱋上个月与小儿子一同参与了工作坊,在鲤鱼身上作画。这是她第一次参与画画活动,觉得很有意义。
“我会很期待去看(最终成品),所以也是很努力地尽量把我的画画好。”

陈先生带小孩参加工作坊,希望借此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艺术相关活动。(图:叶衍娴)
53岁实龙岗区居民陈先生也带了三个小孩参加工作坊,除了增进感情以外,也希望借此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到艺术相关活动。
“我希望孩子们不只是会接触到学校课业相关的东西,也能通过这类活动,接触到艺术与创意类的领域。”
71岁的庄淯花则与朋友参加了加基武吉区的工作坊,帮忙为摆放在大树灯笼装饰上的一朵朵花瓣剪纸。
她表示,尽管上了年纪,但这类工作坊对她来说并没有任何困难,各年龄层都适合参与,“一方面可以动脑筋,另一方面也可以运动手”。

庄淯花(右)与朋友参加了加基武吉区的工作坊,为大树灯笼装饰上的一朵朵花瓣剪纸。(图:叶衍娴)
六社区艺术与文化俱乐部 疫情后首次联办“艺术村”
阿裕尼集选区的“艺术村”将在来临星期六(23日)于高文中心举行,到时公众除了可以欣赏到五个环保艺术装置以外,还将有一系列精彩艺术节目与表演。
该选区属下的巴耶利峇社区艺术与文化俱乐部主席刘寿才受访时说,这是继冠病疫情后,六个社区艺术与文化俱乐部首次联手举办这个活动。
“我们从4月、5月就开始准备每一年7月到9月的艺术村,我们今年商量好如果可以联合一起来共用资源的话,不要重复项目,可以更有效率。”
他坦言,举办活动当然会存在挑战,包括把艺术品搬运到多个地点,还有沟通方面,但所幸大家积极配合,才得以让筹备过程进展非常顺利。